大学生需要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提与起点 | 第10-20页 |
·需要的概念 | 第10页 |
·需要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 | 第10-14页 |
·西方近现代对需要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理论 | 第13页 |
·我国学者对需要的研究 | 第13-14页 |
·需要的表现形式和分类 | 第14-17页 |
·需要的表现形式 | 第14-16页 |
·需要的分类 | 第16-17页 |
·青年群体的需要 | 第17-20页 |
·青年农民的需要 | 第17-18页 |
·青年职员的需要 | 第18页 |
·青年工人的需要 | 第18页 |
·青年知识分子的需要 | 第18页 |
·大学生的需要 | 第18-20页 |
第2章 调查与分析 | 第20-29页 |
·问卷制作背景 | 第20页 |
·问卷制作过程 | 第20-21页 |
·调查对象样本的选择 | 第21页 |
·问卷结果统计 | 第21-23页 |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3-29页 |
·自我发展需要是当代大学生最强烈的需要 | 第24-25页 |
·尊重需要是大学生十分重要的需要 | 第25-26页 |
·交往需要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重要部分 | 第26页 |
·安全需要是大学生长才发展的基点 | 第26-27页 |
·物质需要是大学生需要的基础 | 第27-29页 |
第3章 现状与特征 | 第29-34页 |
·大学生需要现状 | 第29-31页 |
·注重自身的发展,对发展的相关要素要求很高 | 第29页 |
·注重思想进步,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 第29-30页 |
·重视心身安全,希望有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 第30页 |
·求知欲望较高,渴望提高自身能力 | 第30-31页 |
·关注自我成长,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 第31页 |
·大学生需要的总体特征 | 第31-34页 |
·客观性 | 第31页 |
·联系性 | 第31-32页 |
·反复性 | 第32页 |
·发展性 | 第32页 |
·差异性 | 第32-34页 |
第4章 对策与举措 | 第34-42页 |
·因需利导,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 第34-37页 |
·大学生需要的联系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 | 第34-35页 |
·大学生需要的差异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 第35-36页 |
·大学生需要的发展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 | 第36页 |
·大学生需要的反复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 | 第36-37页 |
·因需施教,改革创新教育教学 | 第37-42页 |
·转变教育理念 | 第37-38页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第38页 |
·更新教育教学内容 | 第38-39页 |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 第39-40页 |
·拓宽教育教学途径 | 第40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40-4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