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价值 内容及机制现代化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我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演进 | 第10-11页 |
·国际形势为大学德育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论文基本思路及结构 | 第23-25页 |
·论文的核心观点及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 第27-39页 |
·德育的内涵及特征 | 第27-29页 |
·德育概念的界定 | 第27-28页 |
·德育的特征 | 第28-29页 |
·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 第29-35页 |
·关于现代化的几种视角评介 | 第29-31页 |
·现代化的特征 | 第31-34页 |
·现代化背景下大学德育的发展 | 第34-35页 |
·大学德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35-38页 |
·人的本质理论 | 第35-36页 |
·社会存在理论 | 第36-37页 |
·沟通行为理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大学德育价值取向现代化 | 第39-53页 |
·大学德育价值的演变 | 第39-41页 |
·大学德育价值的外在表现 | 第41-45页 |
·大学人的特点 | 第42-43页 |
·现代人的特点 | 第43-44页 |
·大学人向现代人转化的途径 | 第44-45页 |
·大学德育与大学生社会化 | 第45-50页 |
·大学德育的社会化本质 | 第45-47页 |
·大学德育的社会化功能 | 第47-49页 |
·大学生社会化对大学德育的要求 | 第49-50页 |
·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是大学德育的价值取向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大学德育内容现代化 | 第53-59页 |
·大学德育内容现代化的现实依据 | 第53-54页 |
·大学德育内容现代化的必然性 | 第54-55页 |
·当前大学德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设想 | 第55-5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优化设想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大学德育机制现代化 | 第59-70页 |
·作为关系形塑机制的大学德育 | 第59-60页 |
·大学德育的主体间性何以可能 | 第60-64页 |
·主体间性是大学德育关系的本质特征 | 第60-61页 |
·大学德育中主体间性的表现 | 第61-63页 |
·大学德育主体间性的必然性 | 第63-64页 |
·大学德育关系的现实困境 | 第64-66页 |
·现代化大学德育关系的重建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