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与孟子德福观之比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1页 |
一、“善良意志”说与“四心”说 | 第11-16页 |
(一) 康德的“善良意志”说 | 第11-13页 |
1、“善良意志”说与道德的绝对价值论 | 第11-13页 |
(二) 孟子的“四心”说 | 第13-14页 |
1、四心说与道德的绝对价值论 | 第13-14页 |
(三) 小结 | 第14-16页 |
二、幸福观的人性歧义 | 第16-23页 |
(一) 康德:幸福与人性的二元结构 | 第16-18页 |
1、幸福观的哲学基础——人的两重性 | 第16-17页 |
2、幸福与经验原则 | 第17-18页 |
(二) 孟子:幸福与人性的一元结构 | 第18-21页 |
1、幸福观的哲学基础——性善论 | 第18-19页 |
2、幸福与理性原则 | 第19-21页 |
(三) 小结 | 第21-23页 |
三、“至善”与“心性”的呈现 | 第23-29页 |
(一) 康德:“至善”——道德和幸福的合题 | 第23-26页 |
1、道德高于幸福 | 第23-24页 |
2、“至善”——道德与幸福的完美结合 | 第24-26页 |
(二) 孟子:心性的呈现——道德和幸福的现实统一 | 第26-27页 |
(三) 小结 | 第27-29页 |
结语:康德、孟子德福观的现实意义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相关参阅文献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3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