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19-35页 |
| ·超声波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 ·超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19页 |
| ·描述超声波与超声场的参量 | 第19-20页 |
|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第20-22页 |
| ·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 | 第22页 |
| ·换能器理论及技术基础 | 第22-29页 |
| ·压电效应 | 第22-24页 |
| ·压电材料 | 第24-25页 |
| ·压电方程 | 第25-28页 |
| ·压电陶瓷的振动模式 | 第28-29页 |
| ·常见超声换能器探头的种类 | 第29-31页 |
| ·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中换能器的设计理论 | 第31-34页 |
| ·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中驱动元件的设计理论 | 第31-32页 |
| ·叠前偏移成像技术中传感元件的设计理论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换能器特性的仿真分析研究 | 第35-67页 |
|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第35-45页 |
| ·有限元法分析换能器机电耦合问题的数理基础 | 第35-37页 |
| ·有限元软件用于压电换能器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7-40页 |
| ·ANSYS压电换能器分析一般步骤 | 第40-43页 |
| ·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分析一般步骤 | 第43-45页 |
| ·ANSYS中单元类型和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45-54页 |
| ·压电单元简介 | 第45-47页 |
| ·材料属性 | 第47-52页 |
| ·压电元件的本构方程 | 第52-54页 |
| ·OPCM驱动器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54-58页 |
| ·粘贴式 | 第54-57页 |
| ·埋入式 | 第57-58页 |
| ·OPCM传感器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58-60页 |
| ·聚焦换能器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60-65页 |
| ·聚焦换能器声场特性模拟 | 第60-63页 |
| ·聚焦换能器在工程中的应用模拟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四章 换能器的选择和设计及试验研究 | 第67-87页 |
| ·OPCM换能器的设计 | 第67-70页 |
| ·压电元件 | 第67-68页 |
| ·背衬层 | 第68-69页 |
| ·保护层 | 第69-70页 |
| ·OPCM驱动器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70-78页 |
| ·OPCM驱动器品质验证试验 | 第70-74页 |
| ·OPCM驱动器特性的衰减试验 | 第74-77页 |
| ·OPCM驱动器驱动能量的试验 | 第77-78页 |
| ·OPCM传感器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78-82页 |
| ·OPCM传感器基本性能测试 | 第78-79页 |
| ·OPCM传感器正交异性试验 | 第79-81页 |
| ·OPCM传感器与普通换能器的比较 | 第81-82页 |
| ·高频短余震换能器和低频换能器的应用比较 | 第82-86页 |
| ·换能器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82-83页 |
| ·两种换能器比较的试验研究 | 第83-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 ·结论 | 第87-89页 |
| ·展望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