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5页 |
·蛋白质色谱技术 | 第10-13页 |
·生物分离与色谱技术 | 第10页 |
·蛋白质色谱技术简介 | 第10-12页 |
·蛋白质色谱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12-13页 |
·制备型电色谱 | 第13-28页 |
·电动理论 | 第13-18页 |
·电色谱设备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电色谱传质研究 | 第24-26页 |
·电色谱传热研究 | 第26-28页 |
·蛋白质色谱介质 | 第28-34页 |
·制备型蛋白质色谱介质的要求及发展方向 | 第28-29页 |
·天然高分子材料 | 第29-30页 |
·灌柱色谱介质 | 第30-32页 |
·接枝式色谱介质 | 第32-3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二维电色谱柱的设计及其色素亲和色谱特性 | 第35-59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二维电色谱柱的设计与制备 | 第36-40页 |
·设计基础 | 第36页 |
·二维电色谱柱结构 | 第36-39页 |
·二维电色谱柱的特点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40-41页 |
·缓冲液的配制 | 第41-42页 |
·色素亲和色谱介质的制备及修饰密度的测定 | 第42页 |
·蛋白质吸附平衡实验 | 第42-43页 |
·前端分析法测定二维电色谱柱中介质的动态吸附性能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7页 |
·介质的制备 | 第44-46页 |
·缓冲液离子强度及CB修饰密度对BSA吸附平衡的影响 | 第46-48页 |
·电流强度对介质动态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48-51页 |
·电场交变周期对介质动态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配基修饰密度对介质电色谱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电场模式对介质动态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介质电色谱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三章 金属螯合亲和电色谱纯化乙醇脱氢酶 | 第59-76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0-66页 |
·实验试剂与与仪器 | 第60-61页 |
·金属螯合色谱介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61-62页 |
·金属螯合介质的电色谱动态吸附性能 | 第62-63页 |
·乙醇脱氢酶料液的制备 | 第63页 |
·料液蛋白质定量测定及乙醇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63-65页 |
·乙醇脱氢酶的电色谱纯化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金属螯合色谱介质基本性能 | 第66-67页 |
·二维电场对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动态吸附的影响 | 第67-69页 |
·流速对电色谱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实际物系上样量的确定 | 第71-72页 |
·活性目标产物洗脱条件的研究 | 第72-73页 |
·分离产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熵作用色谱的电色谱特性及传质机理研究 | 第76-105页 |
·前言 | 第76-77页 |
·圆柱形填料室电色谱柱的设计与制备 | 第77-7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8-83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78-79页 |
·缓冲液的配制 | 第79页 |
·电色谱柱可靠性的测定 | 第79-81页 |
·熵作用色谱介质的制备 | 第81-82页 |
·熵作用色谱分配系数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82-83页 |
·电色谱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102页 |
·电色谱柱可靠性分析 | 第83-86页 |
·反应条件对接枝密度的影响 | 第86-87页 |
·熵作用色谱介质分配系数标准曲线 | 第87-88页 |
·外加电场对溶质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88-95页 |
·尺寸排阻电色谱电动传质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95-97页 |
·浓差极化参数的求解及分析 | 第97-102页 |
·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五章 大孔琼脂糖介质的放大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105-119页 |
·引言 | 第10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5-112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05-106页 |
·小试制备 | 第106-107页 |
·中试反应釜的改造 | 第107-108页 |
·中试放大制备 | 第108页 |
·介质的后期处理 | 第108-109页 |
·阴离子交换介质的制备及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109页 |
·介质理化性质 | 第109-110页 |
·吸附平衡实验 | 第110页 |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110-111页 |
·色谱性能实验 | 第111-11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18页 |
·操作条件对放大制备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介质物理性能 | 第114-115页 |
·介质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 | 第115-116页 |
·介质色谱性能 | 第116-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六章 接枝式色谱介质的制备及其传质性能研究 | 第119-132页 |
·引言 | 第119-12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0-122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20页 |
·缓冲液配制 | 第120-121页 |
·葡聚糖接枝阳离子交换色谱介质的制备 | 第121页 |
·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121-122页 |
·接枝式色谱介质的性能评价 | 第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2-131页 |
·接枝介质的物理性质 | 第122-123页 |
·接枝对介质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123-126页 |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接枝介质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126-131页 |
·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5页 |
·全文总结 | 第132-133页 |
·创新点 | 第133-134页 |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6-147页 |
附录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