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9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第11-18页 |
·超临界流体基本性质 | 第11-13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和优点 | 第13-14页 |
·超临界CO_2萃取在分析领域的应用 | 第14-15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固相(微)萃取技术 | 第18-23页 |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在分析领域的应用 | 第20-21页 |
·超临界萃取与固相(微)萃取联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环境中的有机锡污染物 | 第23-24页 |
·有机锡化合物 | 第23-24页 |
·有机锡化合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第24页 |
·环境中有机锡的检测方法 | 第24-27页 |
·环境样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萃取方法 | 第25-26页 |
·有机锡化合物的衍生方法 | 第26-27页 |
·有机锡的仪器检测方法 | 第27页 |
·中药党参有效成分和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化学成分 | 第28-29页 |
·药理研究 | 第29-30页 |
·党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 第30-32页 |
·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测定与关联 | 第32-37页 |
·溶解度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溶解度模型 | 第33-37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37-39页 |
第二章 超临界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海产品中的有机锡 | 第39-65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4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9-41页 |
·溶液配制和样品制备 | 第41-42页 |
·实验步骤 | 第42-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62页 |
·有机锡化合物的GC-MS定性确定 | 第45-49页 |
·固相微萃取和衍生条件优化 | 第49-53页 |
·超临界萃取条件优化 | 第53-59页 |
·分析方法的评价 | 第59-62页 |
·真实样品测定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章 三苯基一氯化锡和三苯基氯甲烷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 第65-86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65-66页 |
·实验装置与步骤 | 第66-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5页 |
·测定苯甲酸溶解度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 | 第68-70页 |
·三苯基一氯化锡和三苯基氯甲烷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 第70-73页 |
·经验方程关联 | 第73-75页 |
·缔合方程 | 第75-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四章 超临界CO_2萃取在党参有效成分萃取中的应用 | 第86-105页 |
·实验部分 | 第86-89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86-87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87页 |
·实验方案和原理 | 第87-88页 |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 第88-8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9-104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豆甾醇标准曲线 | 第90-91页 |
·H PLC法建立党参炔苷标准曲线 | 第91页 |
·超临界CO_2萃取党参中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 第91-94页 |
·带静态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 萃取工艺研究 | 第94-102页 |
·动态夹带剂萃取条件下的分析结果 | 第102-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5-10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7页 |
附录一 有机锡分析的实验结果 | 第117-120页 |
附录二 党参天然产物提取得实验结果 | 第120-122页 |
附录三 Gordillo方程回归有机锡溶解度的程序举例 | 第122-123页 |
附录四 Christl方程回归有机锡在超临界溶解度的程序示例 | 第123-125页 |
附录五 改进的Christl方程回归有机锡溶解度的程序示例 | 第125-127页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