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动脉脉搏波形成机制的生理学解释 | 第9-12页 |
·脉搏波初始波的形成 | 第9-10页 |
·脉搏波的传播 | 第10-11页 |
·脉搏波波形的基本特征 | 第11-12页 |
·脉搏波检测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基于脉搏波的无创心血管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25页 |
·脉搏波信号的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脉搏波信号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无创心血管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基于系统分析法的心血管系统建模理论 | 第27-38页 |
·引言 | 第27页 |
·系统分析方法在心血管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 第27-32页 |
·房室模型的数学描述 | 第28-30页 |
·动脉房室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心血管系统参数的计算 | 第32-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脉搏波的动脉硬化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38-60页 |
·引言 | 第38页 |
·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38-40页 |
·基于脉搏波的动脉硬化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40-45页 |
·基于示波法的检测方法 | 第40-43页 |
·基于脉图面积法的检测方法 | 第43页 |
·基于系统模型参数ETK的检测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45-53页 |
·脉搏波信号的特点及干扰分析 | 第45-46页 |
·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46-53页 |
·临床实验及分析 | 第53-58页 |
·临床实验设计 | 第53-5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脉搏波特征提取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60-70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高斯函数拟合在脉搏波特征点识别中的应用 | 第61-62页 |
·高斯函数拟合脉搏波的实现 | 第62-67页 |
·高斯函数拟合的数学基础 | 第62-64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估计 | 第64-67页 |
·脉搏波特征提取精度的对比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基于脉搏波的无创心血管功能参数检测系统的研究 | 第70-91页 |
·引言 | 第70页 |
·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70-82页 |
·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 | 第71-75页 |
·脉搏波信号处理 | 第75-77页 |
·血压测量的实现 | 第77-78页 |
·心血管参数的计算 | 第78-79页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79-82页 |
·临床实验及分析 | 第82-89页 |
·临床实验设计 | 第82-8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5-89页 |
·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4页 |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91-9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92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