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 第2章 委托代理理论下我国政府官员问责制的产生机理 | 第26-40页 |
| ·人民主权原则——政府官员问责制产生的前提 | 第26-27页 |
| ·代理人问题行为——政府官员问责制产生的原因 | 第27-32页 |
| ·政府官员(代理人)的败德行为 | 第27-30页 |
| ·政府官员的共谋行为 | 第30-31页 |
| ·委托代理关系多层次性带来的代理问题 | 第31-32页 |
| ·委托代理理论下政府官员问责制的架构 | 第32-37页 |
| ·问责的主体 | 第33页 |
| ·问责的事由 | 第33-34页 |
| ·问责的客体 | 第34-36页 |
| ·问责的程序 | 第36-37页 |
| ·政府官员问责制的模型分析 | 第37-40页 |
| 第3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我国政府官员问责制面临的困境 | 第40-51页 |
| ·问责主体单一 | 第40-44页 |
| ·重同体问责 | 第40-42页 |
| ·公民问责主体缺失 | 第42-43页 |
| ·人大问责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 第43-44页 |
| ·问责事由单一 | 第44-46页 |
| ·问责客体不明确 | 第46-47页 |
| ·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效率低下 | 第47-51页 |
| 第4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政府官员问责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51-62页 |
| ·我国问责主体单一的原因分析 | 第51-57页 |
| ·重视同体问责轻异体问责的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 ·公民问责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53-55页 |
| ·人大问责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55-57页 |
| ·问责事由单一的原因分析 | 第57-58页 |
| ·问责对象不明确的原因分析 | 第58-60页 |
| ·问责程序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 第60-62页 |
| 第5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完善我国政府官员问责制的对策与建议 | 第62-75页 |
| ·加强同体问责、唤醒公民问责意识、强化人大问责,形成多元问责制度和社会网络 | 第62-67页 |
| ·加强纪委和监察机关的问责,保证同体问责的有效性 | 第62-63页 |
| ·唤醒公民意识,鼓励公民参与问责 | 第63-66页 |
| ·加强人大的问责制度的实施力度 | 第66-67页 |
| ·培养政府官员的法治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 第67-69页 |
| ·科学厘定责任,明确问责对象 | 第69-70页 |
| ·实现问责立法,规范问责程序 | 第70-73页 |
| ·加强党内问责力度,建立"书记问责制"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