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IBDV候选疫苗株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5页
   ·IBDV 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第17-19页
     ·IBDV 的形态和血清型第18页
     ·IBDV 的基因组和编码蛋白第18-19页
   ·IBD 的流行特点第19页
   ·IBD 的防制第19-21页
     ·IBD 的防控措施第19-20页
     ·IBD 疫苗研究进展第20-21页
   ·反向遗传技术在新型疫苗研究中的应用第21-23页
   ·问题与展望第23-2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亲本毒株筛选及其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5-34页
 摘要第25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病毒、鸡胚及试验动物第25-26页
     ·主要试剂第26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6页
     ·病料处理第26页
     ·病毒复状第26-27页
     ·毒价的测定第27页
     ·SPF 鸡致死率的测定第27页
     ·IBDV VP2 抗原性预测分析第27页
     ·IBDV 全基因组RNA 的提取第27页
     ·IBDV 全基因组 RNA 的反转录第27-28页
     ·IBDV 全基因组克隆第28页
     ·IBDV 全基因组遗传演化分析第28-29页
   ·结果第29-32页
     ·ELD_(50)测定及致死率测定结果第29页
     ·VP2 序列及抗原性分析第29页
     ·全基因组扩增及测序第29-30页
     ·全基因组遗传演化分析第30-32页
   ·讨论第32-34页
     ·亲本毒株的筛选第32-33页
     ·HLJ0504 毒株是一株有代表性的自然重组病毒第33-34页
第三章 IBDV 新型疫苗株构建模式的筛选第34-49页
 摘要第34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9页
     ·质粒、细胞和单克隆抗体第34-35页
     ·主要试剂第35-36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6页
     ·核酶结构的引入第36页
     ·双点突变及VP5 缺失突变第36页
     ·全基因组克隆的构建第36-37页
     ·病毒拯救第37页
     ·拯救病毒IFA 检测第37-38页
     ·拯救病毒电镜观察第38页
     ·拯救病毒RT-PCR 鉴定第38页
     ·拯救病毒体外复制动力学研究第38页
     ·拯救病毒毒力试验第38页
     ·试验鸡法氏囊RT-PCR 与序列测定第38-39页
     ·试验鸡血清抗体的检测第39页
   ·结果第39-47页
     ·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第39-40页
     ·拯救病毒细胞病变第40页
     ·拯救病毒IFA 检测第40-41页
     ·电镜观察第41页
     ·拯救病毒的 RT-PCR 检测第41页
     ·拯救病毒体外复制动力学研究第41-42页
     ·试验鸡症状及剖检变化第42-43页
     ·试验鸡的囊重比与囊指数第43-44页
     ·试验鸡法氏囊的组织病理变化第44页
     ·试验鸡法氏囊的 RT-PCR 与序列测定第44-45页
     ·试验鸡血清抗体的检测第45-47页
   ·讨论第47-49页
     ·HLJ0504 细胞嗜性的改变第47页
     ·VP5 是毒力因子第47-48页
     ·候选疫苗株应具备的特性第48-49页
第四章 新型疫苗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状测定第49-62页
 摘要第49页
   ·材料和方法第49-54页
     ·病毒第49页
     ·质粒第49-50页
     ·细胞和单克隆抗体第50页
     ·实验动物第50页
     ·主要试剂第50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50页
     ·HLJ0504 株 VP2 基因替换 Gt 株基因组 VP2第50-52页
     ·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第52页
     ·病毒拯救第52页
     ·拯救病毒IFA 检测第52页
     ·拯救病毒电镜观察第52页
     ·拯救病毒 RT-PCR 鉴定第52页
     ·拯救病毒在CEF 细胞上的复制特性第52-53页
     ·动物实验第53页
     ·攻毒保护试验第53-54页
     ·拯救病毒遗传稳定性试验第54页
   ·结果第54-60页
     ·VP2 修饰、替换与感染性分子克隆构建第54-55页
     ·病毒拯救第55页
     ·拯救病毒IFA 检测第55页
     ·拯救病毒电镜观察第55-56页
     ·拯救病毒RT-PCR 鉴定第56页
     ·拯救病毒复制特性研究第56-57页
     ·拯救病毒的致病性第57-58页
     ·拯救病毒的免疫效果评价第58-59页
     ·拯救病毒的遗传稳定性第59-60页
   ·讨论第60-62页
     ·重组病毒rGtHLJVP2 复制特性良好第60页
     ·重组病毒rGtHLJVP2 对SPF 鸡无致病性第60页
     ·重组病毒rGtHLJVP2 遗传稳定性良好第60-61页
     ·重组病毒rGtHLJVP2 免疫原性良好第61-62页
第五章 新型疫苗株免疫效果的评价第62-71页
 摘要第62页
   ·材料和方法第62-64页
     ·病毒第62页
     ·主要试剂第62页
     ·试验分组与免疫第62-63页
     ·血清抗体检测第63页
     ·CD4+、CD8+淋巴细胞分离及检测第63页
     ·疫苗株交叉保护性试验第63页
     ·疫苗株致病力评估第63页
     ·疫苗株在法氏囊中的载量检测第63-64页
     ·试验鸡法氏囊RT-PCR与序列测定第64页
   ·结果第64-69页
     ·疫苗株免疫效果评价第64-65页
     ·疫苗株免疫保护效果第65-66页
     ·疫苗株的致病力比较第66-68页
     ·试验鸡法氏囊病毒载量的检测第68-69页
   ·讨论第69-71页
     ·疫苗株体液免疫比较第69页
     ·疫苗株 CD4+、CD8+T 淋巴细胞检测第69-70页
     ·疫苗株免疫保护效果第70页
     ·疫苗株的致病性研究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型流感病毒NS1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一篇:羊口蹄疫病毒Asia 1型多表位疫苗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