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量子力学计算方法概述 | 第13-22页 |
·从头计算法 | 第13-14页 |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第14-20页 |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15-16页 |
·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16-17页 |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 第17-20页 |
·准粒子方程与GW近似 | 第20页 |
·半经验方法与紧束缚近似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量子力学计算在硅纳米晶体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66页 |
·引言 | 第22页 |
·氢饱和的硅纳米晶体 | 第22-37页 |
·结构性质 | 第22-25页 |
·激发过程和光学带隙 | 第25-30页 |
·光谱与多体效应 | 第30-37页 |
·硅纳米晶体的氧化 | 第37-47页 |
·小尺寸(<2nm)硅纳米晶体氧化后的发光红移现象 | 第37-39页 |
·对氧化导致的发光红移的理论解释 | 第39-47页 |
·硅纳米晶体的氮化 | 第47-54页 |
·硅纳米晶体的磷和硼掺杂 | 第54-61页 |
·B、P掺杂硅纳米晶体的实验现象 | 第54-56页 |
·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的理论计算 | 第56-61页 |
·硅纳米晶体的锰掺杂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3章 硅纳米晶体的氧化及其电子、光学性质的改变 | 第66-81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67-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9页 |
·基态下的硅纳米晶体 | 第71-74页 |
·激发态下的硅纳米晶体 | 第74-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硅纳米晶体的氮化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 第81-91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82-8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4-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磷掺杂硅纳米晶体的电子和光学性质研究 | 第91-105页 |
·引言 | 第91-92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92-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6章 硼掺杂硅纳米晶体的电子和光学性质研究 | 第105-116页 |
·引言 | 第105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105-10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7章 锰掺杂的硅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质研究 | 第116-124页 |
·引言 | 第116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116-11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8章 总结 | 第124-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 第139-141页 |
作者简介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