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振动耦合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 ·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 ·汽车单方向振动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汽车整车振动耦合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 第2章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模型建立 | 第17-25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力学模型 | 第17-19页 |
| ·基本假设 | 第17-18页 |
| ·振动耦合力学模型 | 第18-19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激励确定 | 第19-21页 |
| ·汽车纵向振动附加给动力传动系的扭角激励 | 第19页 |
| ·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附加给汽车纵向振动的位移激励 | 第19页 |
| ·垂直振动附加给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力矩激励 | 第19-21页 |
| ·垂直振动附加给纵向振动的力激励 | 第21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 ·系统振动能量 | 第21页 |
| ·系统振动能量导数 | 第21-23页 |
| ·系统振动耦合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频域求解方法研究 | 第25-34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分解 | 第25-27页 |
| ·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分析 | 第25-26页 |
| ·整车振动耦合数学模型分解 | 第26-27页 |
| ·第一个矩阵方程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第27-29页 |
|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第27-28页 |
| ·车身垂直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第28页 |
| ·车桥垂直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第28-29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第二个矩阵方程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第29-30页 |
|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第29页 |
| ·系统各个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 第29-30页 |
| ·纵向加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和幅频特性 | 第30页 |
| ·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第二个矩阵方程随机统计特性 | 第30-31页 |
|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第30页 |
| ·激励功率谱密度矩阵 | 第30-31页 |
| ·系统响应功率谱密度矩阵 | 第31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频域求解 | 第31-32页 |
| ·路面激励单独作用下汽车振动响应功率谱密度 | 第31页 |
| ·汽车振动响应均方根值 | 第31-32页 |
| ·激励功率谱密度获得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参数变化影响分析 | 第34-56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振动耦合仿真输入基本参数 | 第34-36页 |
| ·整车参数 | 第34-35页 |
| ·路面激励和频率参数 | 第35-36页 |
| ·前置后驱动汽车振动固有特性仿真及分析 | 第36-37页 |
| ·固有特性计算原理 | 第36页 |
| ·汽车振动固有特性计算 | 第36-37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第37-42页 |
| ·不同路面等级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第37-41页 |
| ·不同车速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第41-42页 |
| ·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整车耦合振动仿真及分析 | 第42-48页 |
| ·发动机激励 | 第42页 |
| ·不同路面等级联合激励下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第42-46页 |
| ·不同车速联合激励下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第46-47页 |
| ·路面单独激励、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整车振动耦合仿真及分析 | 第47-48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参数变化影响分析 | 第48-51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悬架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悬架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49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轮胎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轮胎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50页 |
| ·路面单独激励下汽车装载质量变化影响分析 | 第50-51页 |
| ·路面和发动机联合激励下前置后驱动汽车参数变化影响分析 | 第51-55页 |
| ·联合激励下悬架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51页 |
| ·联合激励下悬架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 ·联合激励下轮胎垂直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 ·联合激励下轮胎纵向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 ·联合激励下汽车装载质量变化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