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混合动力汽车现状 | 第10-11页 |
| ·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载电源系统 | 第11页 |
| ·混合动力汽车电力电子装置的电磁干扰 | 第11-12页 |
| ·汽车电磁兼容的概述 | 第12-15页 |
| ·电磁兼容定义 | 第12-13页 |
| ·汽车电磁兼容体系 | 第13-14页 |
|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 | 第14页 |
| ·电磁兼容仿真软件 | 第14-15页 |
| ·电磁兼容预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6页 |
|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7-19页 |
| 第2章 DC/DC 变换器电磁辐射原因分析与电磁学理论 | 第19-33页 |
| ·DC/DC 变换器组成 | 第19-20页 |
| ·DC/DC 变换器电磁辐射干扰形成原因 | 第20-26页 |
| ·开关管电磁辐射产生原因 | 第20-24页 |
| ·二极管电磁辐射产生原因 | 第24-25页 |
| ·连续波干扰源等造成的空间辐射 | 第25-26页 |
| ·控制电路的辐射 | 第26页 |
| ·其他原因引起的干扰 | 第26页 |
| ·静电放电影响 | 第26-27页 |
| ·电磁学理论 | 第27-32页 |
| ·电磁场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 ·电磁学数值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 ·边界条件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DC/DC 变换器电磁辐射仿真分析 | 第33-45页 |
| ·偶极子天线辐射原理 | 第33-36页 |
| ·电偶极子 | 第33-35页 |
| ·磁偶极子 | 第35-36页 |
| ·DC/DC 变换器辐射源及其仿真分析 | 第36-44页 |
| ·高频回路的辐射仿真分析 | 第37-41页 |
| ·高dudt导体的辐射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 ·控制电路的辐射仿真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DC/DC 变换器电磁辐射抑制措施 | 第45-58页 |
| ·腔体屏蔽效能 | 第45-48页 |
| ·屏蔽效能 | 第45-46页 |
| ·吸收损耗 | 第46页 |
| ·反射损耗 | 第46-47页 |
| ·薄屏蔽导体的多重反射 | 第47页 |
| ·金属体总的屏蔽效能 | 第47-48页 |
| ·孔缝的电磁泄漏 | 第48-49页 |
| ·衍射理论 | 第48-49页 |
| ·电磁对偶原理 | 第49页 |
| ·带孔缝电磁屏蔽效能的分析 | 第49-52页 |
| ·孔缝屏蔽模型 | 第49-50页 |
| ·四种规则孔缝屏蔽效能比较 | 第50-51页 |
| ·宽度与长度比值不同的矩形孔缝屏蔽效能 | 第51-52页 |
| ·针对抑制 DC/DC 变换器干扰的相应措施 | 第52-56页 |
|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屏蔽设计 | 第52-54页 |
| ·接地设计 | 第54-55页 |
| ·DC/DC 变换器其它相应电路抑制措施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5章 实验设计及测试 | 第58-65页 |
| ·实验设计 | 第58-61页 |
| ·实验概述 | 第58页 |
| ·实验环境及设备 | 第58-60页 |
| ·实验流程的设计 | 第60-61页 |
| ·DC/DC 变换器辐射干扰实验测试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8页 |
| ·论文总结 | 第65-66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