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章 抗战救亡社会语境下《新华日报》的缘起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国共合作背景下不同媒介的话语选择 | 第15-17页 |
一、抗战话语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第15-16页 |
二、统一战线下不同媒介的舆论导向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新华日报》的创办 | 第17-26页 |
一、《新华日报》的组织机构 | 第17-18页 |
二、《新华日报》的作者群 | 第18-20页 |
三、《新华日报》的读者群 | 第20-22页 |
四、《新华日报》的业务实践 | 第22-26页 |
第二章 《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政治舆论构建 | 第26-43页 |
第一节 国共关系嬗变中《新华日报》的地位 | 第26-31页 |
一、新闻中心的迁址和国统区新闻界状况 | 第26-28页 |
二、《新华日报》的办报宗旨 | 第28-31页 |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新华日报》及其与国民党的合作 | 第31-35页 |
一、国共合作关系中的让步及其限度 | 第31-33页 |
二、《新华日报》参与重庆各报联合斗争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合作中《新华日报》与国民党的斗争 | 第35-43页 |
一、国民党的战时新闻政策和新闻界的斗争 | 第35-37页 |
二、《新华国报》的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 | 第37-43页 |
第三章 《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宣传策略 | 第43-61页 |
第一节 《新华日报》的主要宣传目标 | 第43-55页 |
一、煽动对敌仇恨及胜利幻想 | 第43-48页 |
二、维系友谊 | 第48-51页 |
三、争取中立者支持 | 第51-53页 |
四、瓦解敌人的斗志 | 第53-55页 |
第二节 《新华日报》的次要宣传目标 | 第55-61页 |
一、工人群体的传声筒 | 第56-58页 |
二、妇女的知心朋友 | 第58-61页 |
第四章 《新华日报》所体现的喉舌论思想 | 第61-70页 |
第一节 《新华日报》迂回宣传的艺术 | 第61-67页 |
一、大迂回和小迂回 | 第61-63页 |
二、以古喻今和以外喻中 | 第63-65页 |
三、借用文艺形式 | 第65-67页 |
第二节 《新华日报》的党性和人民性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