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短语研究简史 | 第10-14页 |
·吕叔湘短语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范围及方法 | 第16页 |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语料来源及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语料来源 | 第16-17页 |
·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现代汉语短语的名称、定义与术语问题 | 第18-27页 |
·短语的名称、定义问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P10 问题2) | 第18-21页 |
·词组、结构 | 第18-20页 |
·短语 | 第20-21页 |
·短语的相关术语 | 第21-27页 |
·离合词(P25 问题27) | 第22-23页 |
·短语词(P25 问题25、26) | 第23-24页 |
·简称与凝固的短语(P26 问题28、29) | 第24-25页 |
·四字语(P52 问题61)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短语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7-32页 |
·短语的重要性(P15 问题8) | 第27-29页 |
·吕叔湘对短语重要性的阐述 | 第27页 |
·其他学者对短语重要性的认识 | 第27-29页 |
·从词本位、句本位到词组本位的理论变化 | 第29-32页 |
·概述 | 第29页 |
·“词组本位”理论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短语的类别 | 第32-40页 |
·吕叔湘对短语的分类(p50 问题57、59)(P58 问题68) | 第32-34页 |
·按结构分类 | 第32-33页 |
·按功能分类 | 第33-34页 |
·从语法结构关系着眼的分类 | 第34-36页 |
·根据短语内部组合层次分类 | 第34-35页 |
·根据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分类 | 第35-36页 |
·根据实词与虚词的语序组合分类 | 第36页 |
·从语法功能着眼的分类 | 第36-38页 |
·从语义关系着眼的分类 | 第38-40页 |
·根据短语的意义是否等于所组合的词义的相加分类 | 第38页 |
·根据义蕴性标准分类 | 第38页 |
·根据短语内部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分类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短语与词、句子的区别与联系 | 第40-57页 |
·词与短语的分界问题 | 第40-41页 |
·短语与词的区别 | 第40-41页 |
·中间状态 | 第41页 |
·词与短语的区分方法(P19—26 问题19—27) | 第41-47页 |
·吕叔湘的区分方法 | 第41-43页 |
·陆志韦的同形替代法 | 第43-44页 |
·王力的隔开法和转换法 | 第44-45页 |
·陆志韦的扩展法 | 第45-47页 |
·短语与句子的分界问题(P27 问题31) | 第47-52页 |
·吕叔湘的观点 | 第47页 |
·其他学者对短语和句子的分界问题的认识 | 第47-48页 |
·主谓短语和主谓句 | 第48-49页 |
·非主谓短语和非主谓句 | 第49-52页 |
·短语与句子的区别 | 第52-57页 |
第六章 短语的句法分析——直接成分分析法 | 第57-61页 |
·层次分析法与短语结构(P55 问题64) | 第57-58页 |
·层次分析法与短语歧义消除 | 第58-60页 |
·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结构的局限性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1-67页 |
·短语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61-65页 |
·结构问题 | 第61-62页 |
·短语的划界问题 | 第62-63页 |
·短语歧义的研究 | 第63-64页 |
·短语的本体研究 | 第64-65页 |
·短语研究的新进展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