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历史背景 | 第18-24页 |
第一节 西方野蛮侵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向西方学习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民初的尊孔与复辟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渊源 | 第24-40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渊源 | 第24-29页 |
第二节 西方思想渊源 | 第29-34页 |
第三节 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必然产物 | 第34-40页 |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与重构 | 第40-62页 |
第一节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 第40-47页 |
第二节 改造国民性的目标 | 第47-53页 |
第三节 改造国民性的重点 | 第53-62页 |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工具和途径 | 第62-74页 |
第一节 改造国民性的工具 | 第62-65页 |
第二节 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 第65-74页 |
第五章 对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再认识 | 第74-84页 |
第一节 对严复、梁启超等人的超越 | 第74-76页 |
第二节 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特点 | 第76-80页 |
第三节 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历史启示 | 第80-84页 |
结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个人简历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