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2 人体器官异体移植概述 | 第11-1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页 |
·人体器官移植伦理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起源 | 第11-12页 |
·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人体器官移植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 第13-18页 |
·尊重生命的原则 | 第13-14页 |
·知情同意的原则 | 第14-15页 |
·无偿和物质激励相统一的原则 | 第15-16页 |
·捐赠器官公平分配的原则 | 第16页 |
·移植手术实施的最优化原则 | 第16-18页 |
3 我国人体器官异体移植中面临的伦理问题 | 第18-30页 |
·器官捐赠方(供体)所面临的伦理问题 | 第18-24页 |
·从活体器官移植角度分析 | 第18-21页 |
① 供体身心健康和利益在移植手术前后的保障 | 第18-19页 |
② 关于能否实施器官商品化的探讨 | 第19-20页 |
③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在器官捐献问题上的道德考量 | 第20-21页 |
·从尸体器官移植角度分析 | 第21-24页 |
① 对供体死亡时间判定标准的探讨 | 第21-22页 |
② 死囚遗体器官捐赠的道德窥探 | 第22-23页 |
③ 人工流产死胎器官捐赠的问题 | 第23-24页 |
·器官接受方(受体)面临的伦理问题 | 第24-26页 |
·如何进行受体选择或人体器官分配 | 第24-25页 |
·受体在术后可能出现的器官排斥反应使其利益受损 | 第25-26页 |
·相关行业组织在器官移植中面临的伦理问题 | 第26-30页 |
·相关医疗机构的责任与风险担当 | 第26-28页 |
① 尊重患者及家属意愿与满足移植紧迫需要的道德权衡 | 第26-27页 |
② 对医疗机构资格准入的伦理考虑 | 第27页 |
③ 器官移植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职能障碍 | 第27-28页 |
·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的道德援助及局限 | 第28-29页 |
·政府部门与相关政治机构的道德义务 | 第29-30页 |
4 我国人体器官异体移植中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41页 |
·成因形成的相关伦理文化背景 | 第30-33页 |
·从我国本土伦理文化着眼 | 第30-32页 |
①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 第30-31页 |
② 重义轻利思想在当代的延续 | 第31-32页 |
③ 社会大环境下对互助奉献精神的提倡 | 第32页 |
·对西方多元价值观的扬弃 | 第32-33页 |
·人体器官移植中伦理问题的具体成因分析 | 第33-41页 |
·人们在此问题上的伦理观念有待提高 | 第34-36页 |
① 受旧有尸体观念的禁锢 | 第34-35页 |
② 对自身健康的顾虑 | 第35页 |
③ 自私心的负面影响 | 第35-36页 |
·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对器官捐赠的消极影响 | 第36-37页 |
·相关的道德教育和宣传工作出现偏差 | 第37-38页 |
① 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 第37-38页 |
② 在方法上不恰当 | 第38页 |
·器官移植上的法制建设滞后 | 第38-39页 |
·器官移植伦理认证制度的局限 | 第39-41页 |
5 解决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中相关伦理问题的对策 | 第41-53页 |
·加强相关宣传工作,促使公众形成对器官移植新的道德认识 | 第41-44页 |
·避免枯燥抽象的教育方式,注意灵活生动的宣传教育方法 | 第41-42页 |
·把握好宣传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内容的针对性 | 第42-43页 |
·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 第43-44页 |
·加强针对人体器官移植医学伦理专题的研究 | 第44-46页 |
·理论工作者的道德职责 | 第44-45页 |
·以理论创新带动器官移植伦理在实践中的推进 | 第45-46页 |
·对器官移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机制予以完善 | 第46-50页 |
·鉴于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而提出 | 第46-47页 |
·完善相应的职业道德培训机制 | 第47-48页 |
·完善相应的职业道德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完善相应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 第49-50页 |
·建立高效合理的器官供体资源分配体系 | 第50-51页 |
·尽快建立健全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法规 | 第51-53页 |
6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