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引言第11-23页
 一、研究的问题第11-18页
  (一) 主要概念第11-12页
  (二)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2-17页
  (三) 研究的问题第17-18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8-20页
  (一) 现实意义第18-19页
  (二) 理论意义第19-20页
 三、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20-22页
  (一) 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第20-21页
  (二)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第21-22页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2-23页
  (一) 创新点第22页
  (二) 不足第22-23页
第一章 文献述评第23-37页
 第一节 文献综述第23-35页
  一、"学校社会资本"的概念第23-25页
  二、"学校社会资本"的构成第25-26页
  三、"学校社会资本"的作用第26-30页
  四、"学校社会资本"的形成第30-33页
  五、关于教育场域中社会资本的研究第33-35页
 第二节 研究评价第35-37页
  一、研究的成就第35页
  二、研究的欠缺第35-37页
第二章 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的理论基础第37-58页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第37-52页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第37-39页
  二、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研究第39-41页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研究第41-49页
  四、我国社会资本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第49-52页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与经营理论第52-56页
  一、学校组织理论第52-53页
  二、学校经营理论第53-56页
 第三节 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的模型第56-58页
  一、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的原型分析第56-57页
  二、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的模型第57-58页
第三章 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的目标取向——汲取"学校社会资源"第58-74页
 第一节 学校社会资源的涵义与种类第58-67页
  一、资源观的拓展第58-63页
  二、学校社会资源的涵义、作用机制和种类第63-67页
 第二节 学校社会资源向学校社会资本的转化第67-74页
  一、"资源观"下的学校社会资本观第67-68页
  二、社会资源资本化是人类理性行动的结果第68-71页
  三、学校社会资源观的确立与学校社会资本的生成第71-74页
第四章 学校社会资本载体的生成——"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第74-102页
 第一节 学校社会关系网络概论第74-79页
  一、社会关系网络第74-77页
  二、学校社会关系网络是现代学校运行的基础第77-79页
 第二节 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现实分析第79-91页
  一、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种类第80-89页
  二、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问题分析第89-91页
 第三节 构建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策略第91-102页
  一、构建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原则第91-93页
  二、构建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策略第93-95页
  三、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功能共同体"的构建第95-102页
第五章 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学校社会信任"的赢取第102-131页
 第一节 学校社会信任概论第102-110页
  一、信任第102-108页
  二、学校社会信任第108-110页
 第二节 学校社会信任的现实问题分析第110-118页
  一、用人单位不信任毕业生,致使就业困难第110-111页
  二、教育质量滑坡,引发严重批评第111页
  三、学校存在着不诚信现象第111-116页
  四、学校腐败频发,严重影响社会信任第116页
  五、社会不信任薄弱学校第116-118页
 第三节 赢取学校社会信任的策略第118-131页
  一、落实学校法人地位,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第118-121页
  二、加强学校道德建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第121-125页
  三、加强学校能力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第125-131页
第六章 学校社会结构位置的生成——"学校社会地位"的获取第131-153页
 第一节 学校社会地位概论第131-136页
  一、社会结构的概念第131-134页
  二、社会地位即社会结构位置第134-135页
  三、学校社会地位的界定第135-136页
 第二节 学校社会地位的现实分析第136-148页
  一、学校社会地位分析的维度第136-137页
  二、学校社会地位的现状分析第137-145页
  三、学校在获取"社会地位"中存在的问题第145-148页
 第三节 获取学校社会地位的策略第148-153页
  一、保持"先赋地位"第148-150页
  二、获取更好的"自致地位"第150-153页
结语第153-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74页
附录第174-183页
后记第183-185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农牧区教育调适研究
下一篇: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