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夏商分界及汤亳问题研究现状与困境 | 第13-19页 |
·夏商分界及汤亳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目前的困境与症结 | 第17-19页 |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 第19-20页 |
·方法 | 第19页 |
·步骤 | 第19-20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2 郑州大师姑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 | 第21-34页 |
·大师姑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形状 | 第21-25页 |
·城墙 | 第22-23页 |
·城壕 | 第23-24页 |
·城内遗存 | 第24-25页 |
·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的年代与性质 | 第25-34页 |
·年代 | 第25-30页 |
·大师姑城址发展的阶段性 | 第30-32页 |
·性质 | 第32-34页 |
3 郑州大师姑二里岗文化早期城址的厘定 | 第34-43页 |
·大师姑二里岗文化时期遗存 | 第34-41页 |
·城壕 | 第34页 |
·灰坑、墓葬遗存 | 第34-35页 |
·二里岗文化遗存的年代 | 第35-41页 |
·大师姑二里岗文化早期城址的厘定 | 第41-43页 |
·二里岗文化早期壕沟与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墙是有机的整体 | 第41-42页 |
·二里岗文化早期壕沟与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墙及城址内的二里岗文化遗存共同组成了二里岗文化时期的新城址 | 第42-43页 |
4 大师姑二里岗文化早期城址的性质 | 第43-69页 |
·大师姑二里岗文化早期城址取代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的年代 | 第43-69页 |
·二里岗文化遗存替代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年代 | 第43-45页 |
·二里岗文化城址取代二里头文化城址的方式 | 第45页 |
·大师姑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与大师姑二里岗文化早期城址交替前后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变化 | 第45-46页 |
·大师姑二里岗文化城址性质 | 第46-69页 |
5 大师姑二里岗文化早期城址与夏商分界的问题探讨 | 第69-75页 |
·夏商分界问题久冰不融的症结 | 第69-73页 |
·二里头三期宫殿界标 | 第69-70页 |
·郑州商城界标 | 第70-71页 |
·偃师商城界标 | 第71-73页 |
·大师姑二里岗下层一期城址夏商分界界标的探讨 | 第73-75页 |
·界标的含义 | 第73页 |
·大师姑二里岗下层早期城址夏商分界界标之探讨 | 第73-75页 |
6 大师姑先商或早商城址与汤亳问题探讨 | 第75-92页 |
·关于灭夏前商汤居亳问题的探讨 | 第75-78页 |
·关于南亳的文献记载 | 第75页 |
·关于北亳的文献记载 | 第75-76页 |
·南亳、北亳地望之我见 | 第76-78页 |
·关于灭夏后商汤所建西亳问题的探讨 | 第78-89页 |
·偃师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78-84页 |
·偃师商城西亳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84-89页 |
·郑州大师姑二里岗下层一期城址夏商分界界标对西亳说及郑州商城隞都说的意义与作用 | 第89-92页 |
·郑州大师姑二里岗下层一期城址夏商分界界标对西亳说的意义 | 第89-90页 |
·郑州大师姑二里岗下层一期城址夏商分界界标对偃师商城桐宫说的意义 | 第90-91页 |
·郑州大师姑二里岗下层一期城址夏商分界界标对郑州商城隞都说的意义 | 第91-92页 |
7 结语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表 | 第96-114页 |
附录A | 第114-125页 |
附录B | 第125-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个人简历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