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一) 相关概念的研究第11-13页
  (二) 对就业歧视的现状研究第13-14页
  (三) 对就业歧视产生原因的研究第14-17页
  (四) 对消除就业歧视措施的研究第17-18页
 第三节 概念界定第18-21页
  (一) 就业第18页
  (二) 公平第18-19页
  (三) 就业公平第19页
  (四) 歧视第19页
  (五) 就业歧视第19页
  (六) 大学生就业歧视第19-21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1-23页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第23-30页
 第一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分类第23-24页
  (一) 根据就业歧视的来源进行分类第23-24页
  (二) 依据就业歧视的形式标准进行分类第24页
  (三) 根据就业人员的个体特征进行分类第24页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类型第24-30页
  (一)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个人偏好歧视第25-27页
  (二)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统计性歧视第27-29页
  (三)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制度性歧视第29-30页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成因第30-39页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第30-31页
 第二节 法律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欠缺第31-33页
 第三节 政府监督管理不够第33-34页
 第四节 社会习俗的负面导向第34-35页
 第五节 高校扩招带来教育质量下降的不良后果第35-37页
 第六节 大学生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第37-39页
第四章 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基本对策第39-55页
 第一节 高校的应对策略第39-46页
  (一)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毕业生就业力第39-42页
  (二)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权利的指导教育第42-44页
  (三) 加强就业歧视学术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应对政策提供参考第44-45页
  (四) 联手组建区域性大学生平等就业促进委员会第45-46页
 第二节 立法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第46-49页
  (一) 重新评价法律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第47页
  (二) 尽快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第47-49页
 第三节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督管理第49-52页
  (一) 加强对就业歧视的执法力度第50页
  (二) 牵头组建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第50-52页
 第四节 通过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歧视进行社会引导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咨询
下一篇:高等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