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选题来源 | 第16-17页 |
2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激励和机制的内涵 | 第17页 |
·激励机制的内涵 | 第17-19页 |
·企业价值的内涵 | 第19-20页 |
·贡献度的内涵 | 第20-21页 |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基础理论 | 第21-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激励理论 | 第21页 |
·现代企业价值理论 | 第21-22页 |
·评价理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因素分析 | 第24-32页 |
·激励机制的要素 | 第24-27页 |
·物质激励 | 第24-25页 |
·精神激励 | 第25-27页 |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27-31页 |
·物质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27-29页 |
·精神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模型的构建 | 第32-38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2-33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32页 |
·适用性原则 | 第32页 |
·目的性原则 | 第32页 |
·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 第32页 |
·可测性原则 | 第32-33页 |
·全面性原则 | 第33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33-36页 |
·指标选取的思路 | 第33-34页 |
·激励机制指标的选取 | 第34-35页 |
·企业价值指标的选取 | 第35-36页 |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模型的构建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8-51页 |
·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 第38页 |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实证 | 第38-50页 |
·年薪激励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第38-41页 |
·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第41-44页 |
·物质激励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精神激励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激励机制对企业价值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价值的对策 | 第51-62页 |
·宏观层面对策 | 第51-54页 |
·培育成熟理性的资本市场 | 第51-52页 |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建立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 | 第53-54页 |
·微观层面对策 | 第54-61页 |
·树立新的人才资本运营观 | 第54页 |
·改善企业的管理控制模式 | 第54-55页 |
·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 第55-58页 |
·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