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基础理论 | 第16-23页 |
2.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地方立法 | 第16页 |
2.1.2 公众参与 | 第16-17页 |
2.2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人民主权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协商民主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参与民主理论 | 第19-20页 |
2.3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价值分析 | 第20-23页 |
2.3.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是民主立法的必然选择 | 第20-21页 |
2.3.2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是科学立法的有效实践 | 第21页 |
2.3.3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是公正立法的重要保障 | 第21-23页 |
3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现状及问题 | 第23-35页 |
3.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相关规定 | 第23-26页 |
3.1.1 法律层面的规定 | 第23-24页 |
3.1.2 地方性法规层面的规定 | 第24-26页 |
3.2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实践现状 | 第26-30页 |
3.2.1 立项阶段的公众参与 | 第26-27页 |
3.2.2 草案起草阶段的公众参与 | 第27-28页 |
3.2.3 审议过程的公众参与 | 第28-29页 |
3.2.4 立法评估阶段的公众参与 | 第29-30页 |
3.3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3.3.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 第30-31页 |
3.3.2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31-32页 |
3.3.3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范围和途径有限 | 第32-33页 |
3.3.4 公众自身问题 | 第33-35页 |
4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35-40页 |
4.1 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律规范体系 | 第35-36页 |
4.1.1 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进行统一规范 | 第35页 |
4.1.2 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进行详细规范 | 第35-36页 |
4.2 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相关配套制度 | 第36-37页 |
4.2.1 完善立法听证制度 | 第36页 |
4.2.2 完善专家论证制度 | 第36页 |
4.2.3 完善立法信息公开机制 | 第36-37页 |
4.3 扩大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范围和途径 | 第37-38页 |
4.3.1 扩大公众参与范围 | 第37页 |
4.3.2 扩大公众参与途径 | 第37-38页 |
4.4 提高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能力和积极性 | 第38-40页 |
4.4.1 加大社会普法力度 | 第38页 |
4.4.2 建立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奖励机制 | 第38页 |
4.4.3 建立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意见反馈机制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