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基于社区认同目标的居民关系网络特征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1.3.3 文献综述小结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6 创新点第23-24页
2 相关理论与核心概念第24-30页
    2.1 相关理论第24-27页
        2.1.1 社区认同理论第24页
        2.1.2 社会资本理论第24-25页
        2.1.3 社会网络理论第25-26页
        2.1.4 治理理论第26-27页
    2.2 核心概念第27-30页
        2.2.1 社区第27页
        2.2.2 居民关系网络第27-28页
        2.2.3 社区认同第28-30页
3 研究设计第30-35页
    3.1 指标体系构建第30-33页
        3.1.1 居民关系网络第30-31页
        3.1.2 居民社区认同第31-32页
        3.1.3 构建指标体系第32-33页
    3.2 问卷与访谈提纲第33-35页
        3.2.1 问卷设计第33-34页
        3.2.2 访谈提纲设计第34-35页
4 实证研究第35-51页
    4.1 样本选择以及数据来源第35-36页
    4.2 问卷分析第36-39页
        4.2.1 问卷信度第36-37页
        4.2.2 问卷效度第37页
        4.2.3 人口统计变量描述性分析第37-39页
    4.3 居民关系网络特征第39-43页
        4.3.1 总体居民关系网络特征分析第39-42页
        4.3.2 三个社区的居民网络对比分析第42-43页
    4.4 社区认同水平第43-45页
        4.4.1 总体社区认同水平分析第43-44页
        4.4.2 三个社区的认同水平分析第44-45页
    4.5 关系网络与社区认同关系第45-46页
        4.5.1 相关分析第45页
        4.5.2 回归分析第45-46页
    4.6 非参数检验第46-47页
    4.7 居民关系网络特征第47-51页
        4.7.1 网络规模:邻里为核,实体网走向虚拟网第47-48页
        4.7.2 网络异质:异质性差,资源传递有限第48页
        4.7.3 网络强度:互动频率低,关系强度较高第48-49页
        4.7.4 网络中心:边缘化,缺乏核心人物第49页
        4.7.5 网络内容:情感为主,利益与精神共缺第49-51页
5 居民关系网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51-60页
    5.1 居民关系网络存在的问题第51-53页
        5.1.1 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第51页
        5.1.2 居民参与不足第51-52页
        5.1.3 物业服务水平低下第52-53页
        5.1.4 共同体意识的缺失第53页
    5.2 居民关系网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3-60页
        5.2.1 政府层面第53-55页
        5.2.2 社区层面第55-57页
        5.2.3 居民层面第57-60页
6 基于社区认同目标的关系网络优化对策第60-67页
    6.1 政府层面第60-61页
        6.1.1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保障第60-61页
        6.1.2 加大政府投入,支持社区发展第61页
    6.2 社区层面第61-64页
        6.2.1 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服务网络第61-62页
        6.2.2 扩展居民参与渠道第62-63页
        6.2.3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第63-64页
        6.2.4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第64页
    6.3 居民层面第64-67页
        6.3.1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第65页
        6.3.2 促进居民参与行为第65-6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一第72-75页
附录二第75-77页
后记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日印关系发展研究
下一篇: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