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2.1 空气质量 | 第9-12页 |
1.2.2 工业结构演变与大气环境变化响应机制 | 第12-14页 |
1.2.3 污染源自动监测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贵阳市区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 第18-30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2.2.1 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和分级标准 | 第18-19页 |
2.2.2 插值方法的选择 | 第19-20页 |
2.3 贵阳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指数的时间变化 | 第20-26页 |
2.3.1 空气质量指数年变化 | 第20页 |
2.3.2 空气质量指数季节变化 | 第20-24页 |
2.3.3 春节半月空气质量变化 | 第24-26页 |
2.4 空气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 | 第26-28页 |
2.5 结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贵阳市工业结构演变大气污染响应特征 | 第30-45页 |
3.1 贵阳市工业阶段划分 | 第30-33页 |
3.2 工业阶段变化特征 | 第33-38页 |
3.3 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 | 第38-40页 |
3.3.1 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法 | 第38页 |
3.3.2 贵阳市工业结构的大气污染特征 | 第38-40页 |
3.4 工业结构演变的大气污染特征 | 第40-44页 |
3.4.1 三大污染主导行业 | 第42-43页 |
3.4.2 工业结构演变的大气污染响应规律 | 第43-44页 |
3.5 工业结构演变中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贵阳市工业结构变化对大气污染实证分析 | 第45-52页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47页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第45页 |
4.1.2 指标选取 | 第45-46页 |
4.1.3 贵阳市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模型设定 | 第46-47页 |
4.2 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第47-50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4.2.2 数据检验 | 第48-49页 |
4.2.3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 第49-50页 |
4.3 建议与思考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浅议贵阳市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的提高 | 第52-60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52页 |
5.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2-53页 |
5.2.1 正态性检验 | 第52-53页 |
5.2.2 二元变量相关分析 | 第53页 |
5.3 企业废气监测数据与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5.4 废气监测数据对比指标 | 第54-56页 |
5.4.1 数据传输有效率 | 第54-55页 |
5.4.2 数据传输率 | 第55页 |
5.4.3 数据有效率 | 第55页 |
5.4.4 Grubbs法方法原理 | 第55-56页 |
5.5 贵阳市国控企业与省控企业监测数据对比结果 | 第56-58页 |
5.6 贵阳市非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的提高建议 | 第58-60页 |
5.6.1 非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现状 | 第58页 |
5.6.2 非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监管的建议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