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压电陶瓷概述 | 第8-13页 |
1.1.1 压电效应 | 第8-9页 |
1.1.2 压电陶瓷的重要性能参数 | 第9-12页 |
1.1.3 压电陶瓷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 | 第14页 |
1.2.2 钨青铜结构无铅压电陶瓷 | 第14-15页 |
1.2.3 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陶瓷 | 第15-18页 |
1.3 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1 添加新组元改性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离子掺杂改性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2.1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2 压电陶瓷的制备过程 | 第24-25页 |
2.2.3 陶瓷的相结构分析 | 第25页 |
2.2.4 陶瓷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2.2.5 陶瓷电学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2.6 介电温谱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组元Bi_(0.5)Na_(0.5)ZrO_3引入对0.94KNN-0.06LS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27-37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物相分析 | 第27-28页 |
3.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28-29页 |
3.4 电学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3.5 介电温谱分析 | 第30-32页 |
3.6 介电弛豫行为分析 | 第32-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稀土CeO_2掺杂对0.94KNN-0.02LS-0.04BNZ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37-46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4.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38-39页 |
4.4 电学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4.5 介电温谱分析 | 第40-42页 |
4.6 弛豫行为分析 | 第42-4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稀土Sm_2O_3掺杂对0.94KNN-0.02LS-0.04BNZ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6-55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物相分析 | 第46-47页 |
5.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7-48页 |
5.4 电学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5.5 介电温谱分析 | 第49-50页 |
5.6 弛豫行为分析 | 第50-5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稀土La_2O_3掺杂对0.94KNN-0.02LS-0.04BNZ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55-64页 |
6.1 引言 | 第55页 |
6.2 物相分析 | 第55-56页 |
6.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56-57页 |
6.4 电学性能分析 | 第57-58页 |
6.5 介电温谱分析 | 第58-59页 |
6.6 弛豫行为分析 | 第59-6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七章 Co_2O_3掺杂对0.94KNN-0.02LS-0.04BNZ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64-68页 |
7.1 引言 | 第64页 |
7.2 物相分析 | 第64-65页 |
7.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65-66页 |
7.4 电学性能分析 | 第66-67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