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缩写词汇表 | 第8-9页 |
| 符号表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1.1 国内外准脆性材料断裂力学力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 第11-22页 |
| 1.1.1 断裂力学理论的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断裂力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2-20页 |
| 1.1.3 准脆性材料断裂力学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1.1.4 裂缝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试验概况 | 第24-29页 |
| 2.1 常规试验概况 | 第24-25页 |
| 2.2 三点弯曲试验 | 第25-26页 |
| 2.3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的基本介绍和实验技术 | 第26-28页 |
| 2.3.1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 | 第26-27页 |
| 2.3.2 电子散斑干涉测量原理 | 第27-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三点弯曲下混凝土梁断裂行为研究 | 第29-55页 |
| 3.0 引言 | 第29-30页 |
| 3.1 试验介绍 | 第30-33页 |
| 3.1.1 三点弯曲下混凝土梁挠度与裂缝张开口位移关系试验设计 | 第30-32页 |
| 3.1.2 三点弯曲下混凝土梁断裂过程中裂纹张开位移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 3.2 δ-CMOD 关系曲线 | 第33-37页 |
| 3.2.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33页 |
| 3.2.2 δ-CMOD关系拟合 | 第33-36页 |
| 3.2.3 混凝土强度对δ-CMOD关系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3 断裂参数 | 第37-43页 |
| 3.3.1 混凝土断裂过程区 | 第37-38页 |
| 3.3.2 裂缝张开几何参数 | 第38-40页 |
| 3.3.3 断裂能分析 | 第40-43页 |
| 3.4 COD扩展特性分析 | 第43-53页 |
| 3.4.1 基于ESPI测量的COD数据处理 | 第43-45页 |
| 3.4.2 COD曲线关系拟合 | 第45-49页 |
| 3.4.3 裂缝扩展长度分析 | 第49-51页 |
| 3.4.4 COD求解公式的验证 | 第51-5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三点弯曲下石墨梁断裂行为研究 | 第55-78页 |
| 4.0 引言 | 第55-56页 |
| 4.1 试验介绍 | 第56-58页 |
| 4.1.1 试件及试验材料 | 第56-57页 |
| 4.1.2 试验设备 | 第57-58页 |
| 4.1.3 试验方法 | 第58页 |
| 4.2 δ-CMOD关系曲线 | 第58-61页 |
| 4.2.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58-59页 |
| 4.2.2 δ-CMOD关系拟合 | 第59-61页 |
| 4.3 断裂参数 | 第61-65页 |
| 4.3.1 石墨材料断裂过程区 | 第61-63页 |
| 4.3.2 断裂能分析 | 第63-65页 |
| 4.4 三点弯曲下石墨梁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 第65-76页 |
| 4.4.1 试验结果 | 第65-67页 |
| 4.4.2 裂纹扩展特性分析 | 第67-7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三点弯曲梁的断裂模拟方法 | 第78-83页 |
| 5.0 引言 | 第78-79页 |
| 5.1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的断裂模拟 | 第79-81页 |
| 5.1.1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有限元模型 | 第79-80页 |
| 5.1.2 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80-81页 |
| 5.2 石墨三点弯曲梁的断裂模拟 | 第81-82页 |
| 5.2.1 石墨三点弯曲梁有限元模型 | 第81页 |
| 5.2.2 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81-82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6页 |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 6.2 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