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方法及灵活调节产品获取机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清单第15-18页
1 绪论第18-3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21页
    1.2 电力系统灵活性研究概述第21-32页
        1.2.1 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定义和内涵第21-23页
        1.2.2 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第23-30页
        1.2.3 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价方法第30-32页
    1.3 灵活调节产品研究概述第32-35页
        1.3.1 灵活调节产品的定义和作用第32-34页
        1.3.2 能够提供灵活调节产品的资源第34-35页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1.5 本文研究工作和主要内容第36-39页
2 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研究第39-60页
    2.1 引言第39-41页
    2.2 南方电网现行跨省跨区电能交易模式第41页
    2.3 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介绍第41-49页
        2.3.1 初始参数设定第41-43页
        2.3.2 结算方法一:按落地计划分摊偏差电量第43-45页
        2.3.3 结算方法二:基于上网侧偏差电量考核系数第45-46页
        2.3.4 结算方法三:考虑售电方实际上网电量第46-47页
        2.3.5 不同结算方法的比较分析及现行结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49页
    2.4 计及偏差电量分解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第49-54页
        2.4.1 模型描述第49页
        2.4.2 结算方法的基本步骤第49-51页
        2.4.3 适用于多个购电主体电能交易的扩展结算方法第51-52页
        2.4.4 结算方法在南方电网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中的应用第52-54页
        2.4.5 对偏差电量的考核与监管问题第54页
    2.5 实例分析第54-59页
        2.5.1 两种结算方法的比较分析第54-57页
        2.5.2 所提结算方法的主要优点第57页
        2.5.3 所提结算方法的扩展性验证第57-59页
    2.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3 灵活调节产品及其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中的应用第60-74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高渗透率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对运行灵活性的影响第61-62页
    3.3 灵活调节产品第62-68页
        3.3.1 基本概念第62-63页
        3.3.2 产品特点第63-65页
        3.3.3 定价机制第65-67页
        3.3.4 市场出清模型第67-68页
    3.4 利用灵活调节产品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第68-73页
        3.4.1 负荷高峰期有助于避免切负荷或启动新机组第69-71页
        3.4.2 负荷低谷期有助于避免弃风弃光或关停机组第71-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4 计及经济激励的可中断负荷提供灵活调节产品和负荷削减的机制研究第74-95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可中断负荷在电力系统平衡和灵活性提升中的应用第75-77页
    4.3 考虑可中断负荷参与与系统调节能力要求的随机机组组合模型第77-80页
    4.4 计及经济激励的可中断负荷合约设计第80-83页
        4.4.1 LSE的负荷削减分配模型第80页
        4.4.2 经济激励机制设计第80-83页
        4.4.3 计算LSE的期望收益第83页
    4.5 求解流程第83-84页
    4.6 算例分析第84-94页
        4.6.1 参数设置第84-87页
        4.6.2 LSE同时提供FRP和负荷削减第87-90页
        4.6.3 IL用户获得的经济补贴第90-94页
        4.6.4 计算LSE收益第94页
    4.7 本章小结第94-95页
5 日前能量-调频联合市场中电池储能提供灵活调节产品的机制研究第95-111页
    5.1 引言第95-96页
    5.2 电池储能参与联合市场的模式和策略第96-98页
        5.2.1 电池储能参与联合市场的不同模式第96-97页
        5.2.2 电池储能聚合商参与联合市场的优化策略第97-98页
    5.3 电池储能聚合商的竞标优化模型第98-102页
    5.4 算例分析第102-110页
        5.4.1 日前市场中聚合商的竞价策略和利润构成第104-106页
        5.4.2 因素分析:需求曲线价格阈值β第106-109页
        5.4.3 因素分析:FRP日前中标概率π~(raup)/π~(radn)第109页
        5.4.4 因素分析:FRP实时调用概率ρ~(raup)/ρ~(radn)第109页
        5.4.5 因素分析:调频服务实时调用概率ρ~(regup)/ρ~(regdn)第109页
        5.4.6 因素分析:收益保障因子ψb第109-110页
    5.5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1-114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111-113页
    6.2 研究工作展望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9页
附录A: 南方电网2014年典型月跨省跨区电能交易数据第129-130页
附录B: 所提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的扩展性验证第130-13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2-134页
    作者简历第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长春地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研究--以Z公司P国M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