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产品设计论文

虎形象与虎文化衍生品研究及设计实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第11-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3 论文创新点第12-14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4-22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国内虎与人的溯源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2.2.1 动物形象出现及意义第14-15页
        2.2.2 虎形象的象征意义第15页
        2.2.3 民间崇虎风俗的表现第15-16页
        2.2.4 崇虎的产生原因及统一性第16-17页
        2.2.5 不同艺术题材下的虎形象第17-18页
        2.2.6 龙虎等祥瑞之间的关系第18页
    2.3 日本及朝鲜虎文化溯源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3章 历代虎形象的演变及造型艺术特征第22-26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早期虎形象的造型艺术特征简述第22页
    3.3 商周时期虎形象的造型艺术特征简述第22-23页
    3.4 春秋战国及秦时期虎形象造型艺术特征简述第23页
    3.5 两汉时期虎形象造型艺术特征简述第23-24页
    3.6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4章 历代虎画技法分析及流派研究第26-34页
    4.1 引言第26页
    4.2 魏晋五代画虎名家及典型处理方式分析第26页
        4.2.1 五代石恪虎画研究分析第26页
    4.3 唐宋时期画虎名家及典型处理方式分析第26-29页
        4.3.1 牧溪和尚虎画研究分析第27页
        4.3.2 宋画动物绘制技法对比研究分析第27-29页
    4.4 元明清时期画虎名家及典型处理方式分析第29-30页
    4.5 近现代画虎名家及典型处理方式分析第30-32页
    4.6 中国画虎传承流派梳理第32-33页
    4.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5章 人格化虎形像及衍生品艺术设计实践第34-49页
    5.1 引言第34页
    5.2 虎形象选取及形象分析第34-35页
    5.3 人格化情愫在绘画中的应用第35-36页
    5.4 渴笔画虎的艺术实践第36-38页
    5.5 虎形象衍生品研究及设计实践第38-47页
        5.5.1 独立个性认知养成下虎形象识别符号的艺术实践第38-42页
        5.5.2 自媒体发展中虎形象艺术品项目推广第42-44页
        5.5.3 虎形象及虎文化孕育的古琴产品艺术实践第44-47页
    5.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陀螺效应结构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协会(ABET)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