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复合材料特点、性能及应用 | 第13-18页 |
·复合材料特点及应用状况 | 第13-14页 |
·复合材料层板的力学性能 | 第14-15页 |
·复合材料层板的损伤与破坏形式 | 第15-17页 |
·复合材料层板损伤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7-18页 |
·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研究现状及短纤维夹层增韧 | 第18-21页 |
·层间增韧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8-20页 |
·层间短纤维增韧方法 | 第20-21页 |
·复合材料层板表面低速冲击损伤特点及研究状况 | 第21-23页 |
·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复合材料损伤力学 | 第23-24页 |
·细观力学在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分析方法 | 第2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短纤维层间增韧层板层间剪切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28-44页 |
·概述 | 第28页 |
·试验方法和试件 | 第28-33页 |
·试验方法的分析和改进 | 第28-30页 |
·试件 | 第30-32页 |
·试验装置 | 第32-33页 |
·试验结果 | 第33-40页 |
·层间剪切强度(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ILSS) | 第33-34页 |
·压缩刚度 | 第34-37页 |
·层间剪切破坏细观形貌 | 第37-40页 |
·剪切刚度的反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短纤维夹层损伤的细观力学研究 | 第44-71页 |
·概述 | 第44页 |
·细观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44-49页 |
·细观力学方法简述 | 第44-49页 |
·M-T方法中几何参数的讨论 | 第49-52页 |
·无损伤短纤维夹层的弹性性质 | 第52-57页 |
·短纤维夹层的几何参数和假设 | 第52-53页 |
·短纤维夹层无损弹性性质的细观力学分析 | 第53-57页 |
·短纤维夹层损伤的细观力学分析 | 第57-70页 |
·代表性体积单元的损伤模型 | 第57-59页 |
·RVE的界面开裂条件 | 第59-60页 |
·RVE界面损伤有限元计算 | 第60-62页 |
·短纤维夹层损伤分析方法 | 第62-64页 |
·考核算例,与试验的比较 | 第64-65页 |
·短纤维夹层损伤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层间短纤维增韧复合材料层板横向裂纹扩展的试验研究 | 第71-84页 |
·概述 | 第71页 |
·试件和试验装置 | 第71-75页 |
·试件 | 第71-72页 |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第72-75页 |
·试验结果 | 第75-83页 |
·缺口梁的应力集中系数及无缺口梁的基体裂纹扩展 | 第75-79页 |
·缺口梁的四点弯曲(普通层板试件B) | 第79-80页 |
·缺口梁的四点弯曲(短纤维增韧层板试件A) | 第80-82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脆性基体中短纤维的拉出和桥联增韧 | 第84-110页 |
·概述 | 第84-85页 |
·单根纤维拉出能量的数量级分析 | 第85-87页 |
·单根倾斜短纤维拉出的简化分析 | 第87-89页 |
·模型和基本方程 | 第87-89页 |
·基体剥落分析 | 第89-92页 |
·拉出方程解法和计算结果 | 第92-95页 |
·随机分布短纤维桥联增韧模型 | 第95-100页 |
·面积密度 | 第95-98页 |
·桥联应力 | 第98-99页 |
·桥联增韧 | 第99-100页 |
·随机分布短纤维桥联增韧分析 | 第100-108页 |
·层间短纤维桥联增韧及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100-103页 |
·片状模塑料(SMC)板的断裂韧性分析 | 第103-108页 |
·空间随机分布短纤维的桥联增韧分析 | 第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复合材料层板的细观损伤与就位性能分析 | 第110-125页 |
·概述 | 第110-111页 |
·损伤和断裂准则 | 第111-113页 |
·细观损伤分析与连续损伤模型 | 第113-118页 |
·细观损伤分析模型 | 第113-114页 |
·连续损伤模型 | 第114-115页 |
·损伤演化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15-116页 |
·位移加载和位移边界条件分析 | 第116-118页 |
·模型验证 | 第118-11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19-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低速冲击损伤分析 | 第125-141页 |
·概述 | 第125页 |
·计算模型、数据 | 第125-127页 |
·损伤本构关系和演化方程 | 第127-128页 |
·损伤极限、应变失效准则 | 第128-129页 |
·运动方程、初始条件 | 第129-130页 |
·有限元分析模型和求解 | 第130-131页 |
·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131-139页 |
·冲击载荷 | 第131-133页 |
·分层分布 | 第133-134页 |
·损伤变量 | 第134-139页 |
·层间短纤维对层板冲击损伤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4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41-143页 |
·展望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4-155页 |
个人简介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