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写表 | 第10-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5页 |
·用于生物标记的纳米发光材料 | 第15-18页 |
·有机荧光染料及其复合微球 | 第15-16页 |
·量子点 | 第16-17页 |
·金属纳米粒子 | 第17页 |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 | 第17-18页 |
·稀土荧光探针的类型及应用 | 第18-22页 |
·镧系离子螯合试剂 | 第19-21页 |
·稀土配合物为发光核的荧光纳米颗粒 | 第21-22页 |
·稀土离子掺杂的无机纳米发光材料 | 第22页 |
·稀土掺杂的纳米发光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 第22-25页 |
·水热/溶剂热法 | 第22-24页 |
·有机前驱体热分解法 | 第24页 |
·多元醇法 | 第24-25页 |
·稀土掺杂的无机纳米粒子的类型及应用 | 第25-31页 |
·稀土离子掺杂的氧化物纳米晶 | 第25-27页 |
·稀土离子掺杂的磷酸盐纳米晶 | 第27页 |
·稀土离子掺杂的钒酸盐纳米晶 | 第27-29页 |
·稀土离子掺杂的氟化物纳米晶 | 第29-30页 |
·稀土离子掺杂的钼酸盐微/纳米晶 | 第30-31页 |
·稀土荧光纳米粒子探针应用展望 | 第31-32页 |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2-35页 |
第2章 (Gd,Y)PO_4:Ln~(3+)纳米晶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仪器 | 第35-36页 |
·试剂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纳米晶的晶体结构 | 第37-38页 |
·红外光谱表征 | 第38-40页 |
·合成纳米晶的TEM表征 | 第40-42页 |
·纳米晶的发光性能 | 第42-48页 |
·GdPO_4:Eu~(3+)纳米晶的TG-DSC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CePO_4:Tb~(3+)纳米晶的合成及发光特性 | 第51-59页 |
·引言 | 第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仪器 | 第51-52页 |
·试剂 | 第52页 |
·CePO_4:Tb~(3+)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2页 |
·Ce_(0.85)PO_4:Tb~(3+)_(0.15)@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52页 |
·CePO_4:Tb~(3+)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CePO_4:Tb~(3+)纳米晶的晶体结构 | 第52-53页 |
·Ce_(0.85)PO_4:Tb~(3+)_(0.15)纳米晶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CePO_4:Tb~(3+)纳米晶的形貌 | 第54-55页 |
·CePO_4和CePO_4:Tb~(3+)纳米晶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 第55-58页 |
·CePO_4:Tb~(3+)@SiO_2纳米颗粒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YF_3:Eu~(3+)和YF_3:Tb~(3+)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第59-71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仪器 | 第60页 |
·试剂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晶体结构 | 第61-62页 |
·FT-IR光谱表征 | 第62-63页 |
·纳米晶的形貌 | 第63-65页 |
·纳米晶的发光性能 | 第65-68页 |
·TG和DSC分析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镧系离子对共掺杂NaGdF_4纳米晶多色发光的研究 | 第71-81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3页 |
·仪器 | 第72页 |
·试剂 | 第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纳米晶的表征 | 第7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3-79页 |
·纳米晶的结构 | 第73-74页 |
·纳米晶的形貌 | 第74页 |
·纳米晶的发光性能 | 第74-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6章 钼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 第81-95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实验部分 | 第82-85页 |
·仪器 | 第82页 |
·试剂 | 第82-83页 |
·纳米晶的合成 | 第83-84页 |
·纳米晶的表征 | 第84页 |
·细胞的荧光显微镜成像 | 第84-8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5-94页 |
·发光基体的选择 | 第85-86页 |
·ZnMoO_4:Eu~(3+)纳米晶的表征 | 第86-89页 |
·La_2(MoO_4):Eu~(3+)纳米晶的表征 | 第89-93页 |
·La_2(MoO_4)_3:Eu~(3+)纳米晶用于HeLa细胞的标记与成像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3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