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稀土和氢化锆制备泡沫铝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国内外泡沫铝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国外泡沫铝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国内泡沫铝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泡沫铝材料的性能 | 第18-19页 |
·泡沫铝的应用 | 第19-21页 |
·泡沫金属制备的主要方法 | 第21-25页 |
·泡沫铝的发泡剂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氢化物发泡剂 | 第26-28页 |
·碳酸盐发泡剂 | 第28页 |
·泡沫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氢化稀土制备泡沫铝实验的研究 | 第31-53页 |
·氧化稀土的物理性质 | 第31页 |
·氢化稀土的成分 | 第31-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氢化稀土的分解 | 第34-39页 |
·条件实验 | 第34-37页 |
·氢化稀土分解热力学 | 第37-39页 |
·氢化稀土制备泡沫铝 | 第39-49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39-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发泡温度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粘度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发泡剂加入量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搅拌时间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保温时间对发泡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混合发泡剂制备泡沫铝 | 第49-52页 |
·氢化稀土+氢化钛混合发泡实验 | 第49-51页 |
·混合发泡与氢化钛单独发泡实验的对比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氢化锆制备泡沫铝的实验研究 | 第53-84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过程 | 第53-54页 |
·实验设备与原料 | 第53页 |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80页 |
·ZrH_2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54-63页 |
·泡沫铝的制备的相关参数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63-80页 |
·泡沫铝的孔径分析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泡沫铝材料压缩和能量吸收性能 | 第84-95页 |
·引言 | 第84页 |
·实验过程 | 第84-86页 |
·泡沫铝的静态压缩性能 | 第86-90页 |
·闭孔泡沫铝准静态压缩变形机制 | 第87-88页 |
·致密化阶段 | 第88-90页 |
·泡沫铝能量吸收性能 | 第90-93页 |
·闭孔泡沫铝材料能量吸收能力 | 第90-91页 |
·闭孔泡沫铝材料能量吸收效率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铝合金与氢化物的润湿性研究 | 第95-125页 |
·引言 | 第95-98页 |
·实验过程 | 第98-100页 |
·实验原料及预处理 | 第98页 |
·实验方法 | 第98-100页 |
·图像分析方法 | 第100页 |
·铝锗合金的制备和测量 | 第100-101页 |
·合金的制备 | 第100-101页 |
·Al-Ge合金中Ge含量的测定 | 第101页 |
·Al-Ge合金中Ge含量的测定 | 第101-104页 |
·实验原理 | 第101-102页 |
·实验药品与设备 | 第102页 |
·实验步骤 | 第102-103页 |
·合金测量实验结果 | 第103-10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9页 |
·润湿实验现象 | 第104-105页 |
·Ge含量对TiH_2润湿角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温度对TiH_2润湿角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TiH_2界面的微观表征 | 第109-111页 |
·Ge含量对ZrH_2润湿角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温度对ZrH_2润湿角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ZrH_2界面的微观表征 | 第114-115页 |
·锆板与液滴的界面分析 | 第115-117页 |
·温度对氧化膜的影响 | 第117页 |
·压力对氧化膜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润湿动力学 | 第119-123页 |
·基半径随时间变化 | 第119-120页 |
·表面张力的计算和粘附功 | 第120-122页 |
·界面层的移动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140-141页 |
作者简介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