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深覆盖层土体振动响应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水电站厂房振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水电站厂房监测传感器布置研究 | 第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深覆盖层动态有限元模型设计理论 | 第14-21页 |
2.1 有限元理论 | 第14页 |
2.2 深覆盖层有限元求解动力方程 | 第14页 |
2.3 深覆盖层土体动剪模量及阻尼比特性 | 第14-15页 |
2.4 深覆盖层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15-18页 |
2.5 深覆盖层基础的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2.6 深覆盖层有限元时域直接积分法 | 第19-20页 |
2.7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深覆盖层动态模型建立及研究 | 第21-31页 |
3.1 深厚覆盖层动态计算模型 | 第21-22页 |
3.2 频域等效线性法 | 第22-24页 |
3.3 深覆盖层算例土体参数 | 第24-26页 |
3.4 对比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3.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深覆盖层对水电站厂房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31-45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1页 |
4.2 材料参数 | 第31-32页 |
4.3 水电站厂房有限元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4.4 深覆盖层上水电站厂房的模态及共振分析 | 第34-40页 |
4.4.1 模态分析 | 第34-38页 |
4.4.2 共振分析 | 第38-40页 |
4.5 无深覆盖层时水电站厂房的模态及共振分析 | 第40-44页 |
4.5.1 模态分析 | 第41-42页 |
4.5.2 共振分析 | 第42-44页 |
4.6 有、无深覆盖层基础水电站厂房的振动分析对比 | 第44页 |
4.7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深覆盖层上水电站厂房的监测分析 | 第45-61页 |
5.1 传感器优化配置准则 | 第45-46页 |
5.2 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 | 第46-48页 |
5.3 结构区域最高贡献值计算 | 第48-50页 |
5.4 深覆盖层水电站厂房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 | 第50-60页 |
5.4.1 水电站厂房上游墙贡献值计算 | 第50-53页 |
5.4.2 水电站厂房主厂房楼板贡献值计算 | 第53-56页 |
5.4.3 水电站厂房下游挡水墙贡献值计算 | 第56-59页 |
5.4.4 优化配置分析 | 第59-60页 |
5.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