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课题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9页 |
1.3.1 茶叶杀青理论 | 第15页 |
1.3.2 茶叶杀青设备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3.3 茶叶杀青自动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4 模糊PID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茶叶杀青自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2-27页 |
2.1 茶叶杀青自动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2.2 茶叶杀青自动控制系统功能框图 | 第23-24页 |
2.3 茶叶杀青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第24-26页 |
2.3.1 系统启动初始化控制方案设计 | 第24页 |
2.3.2 温、湿度信号采集模块方案设计 | 第24-25页 |
2.3.3 杀青温、湿度控制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 | 第27-41页 |
3.1 PID控制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2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 第28-31页 |
3.2.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第29-31页 |
3.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31-35页 |
3.3.1 模糊PID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3.3.2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 | 第32页 |
3.3.3 各变量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3.3.4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 第33-35页 |
3.4 基于Simulink的系统仿真 | 第35-40页 |
3.4.1 基于基于Simulink的模糊系统搭建 | 第35-38页 |
3.4.2 搭建simulink仿真结构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热辐射杀青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1-50页 |
4.1 主控模块最小系统设计 | 第41-43页 |
4.1.1 主控模块 | 第41页 |
4.1.2 电源电路 | 第41-42页 |
4.1.3 复位电路 | 第42-43页 |
4.1.4 调试接口 | 第43页 |
4.2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第43-47页 |
4.2.1 PT100热电阻 | 第43-45页 |
4.2.2 PT100温度变送器 | 第45-47页 |
4.3 湿度采集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4.4 人机界面 | 第48-49页 |
4.4.1 人机界面概念 | 第48页 |
4.4.2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 第48-49页 |
4.4.3 人机界面设计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热辐射杀青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58页 |
5.1 软件开发环境及工具 | 第50页 |
5.2 软件设计 | 第50-56页 |
5.2.1 程序总体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5.2.2 温、湿度参数采集程序 | 第51-52页 |
5.2.3 参数控制程序 | 第52-55页 |
5.2.4 人机界面显示程序 | 第55-56页 |
5.3 整体调试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试验研究 | 第58-71页 |
6.1 标准参数确定试验 | 第58-63页 |
6.1.1 试验设计 | 第58-59页 |
6.1.2 标准参数确定 | 第59-63页 |
6.2 验证试验 | 第63-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总结 | 第71-72页 |
7.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