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2.1 蜡沉积机理 | 第8-10页 |
1.2.2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 | 第10-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原油及乳状液物性研究 | 第15-26页 |
2.1 油样预处理及乳状液制备 | 第15页 |
2.1.1 油样预处理 | 第15页 |
2.1.2 乳状液制备 | 第15页 |
2.2 凝点 | 第15-16页 |
2.3 黏度 | 第16-23页 |
2.3.1 乳状液黏度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2.3.2 乳状液黏度与分散相粒径 | 第18-21页 |
2.3.3 油包水型乳状液黏度预测公式 | 第21-23页 |
2.4 析蜡特性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蜡沉积实验研究 | 第26-47页 |
3.1 室內环道蜡沉积实验装置 | 第26页 |
3.2 实验目的与方法 | 第26-28页 |
3.2.1 实验油品准备及乳状液制备 | 第27页 |
3.2.2 环道实验 | 第27页 |
3.2.3 分层取样 | 第27-28页 |
3.3 环道实验扩散系数 | 第28-30页 |
3.3.0 扩散系数推导 | 第29页 |
3.3.1 温度梯度计算 | 第29页 |
3.3.2 蜡相关系数计算 | 第29-30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30-45页 |
3.4.1 秦京线管输油环道实验 | 第30-39页 |
3.4.2 油包水型乳状液环道实验 | 第39-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沉积物性质研究 | 第47-64页 |
4.1 沉积物性质径向差异 | 第47-51页 |
4.1.1 蜡晶形态 | 第47-48页 |
4.1.2 析蜡特性 | 第48-50页 |
4.1.3 碳数分布 | 第50-51页 |
4.2 沉积条件的影响 | 第51-56页 |
4.2.1 壁温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2 乳状液温度与流速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 第54-56页 |
4.3 沉积层“生长”研究 | 第56-62页 |
4.3.1 沉积层的“固化” | 第56-59页 |
4.3.2 沉积层的“生长”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乳状液蜡沉积模型研究 | 第64-76页 |
5.1 模型形式确定 | 第64-65页 |
5.2 模型参数确定 | 第65-72页 |
5.2.1 乳状液黏度 | 第66页 |
5.2.2 剪切应力 | 第66页 |
5.2.3 溶解度系数 | 第66-67页 |
5.2.4 径向温度梯度 | 第67-72页 |
5.3 模型公式拟合 | 第72-74页 |
5.4 模型验算及分析 | 第74-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工作建议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