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理学论文

Hippo-RhoG信号通路维持线虫迁移细胞极性稳定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前言第8-30页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1.2.1 线虫Q细胞是研究方向性细胞迁移的理想模型第8-9页
        1.2.2 线虫Hippo信号通路的Scalloped转录因子调控Q细胞周期的退出第9-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28页
        1.3.1 细胞迁移第11-21页
        1.3.2 Hippo信号通路综述第21-28页
    1.4 论文研究方法第28-29页
    1.5 论文结构第29-3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52页
    2.1 实验材料第30-37页
        2.1.1 主要的线虫品系第30-32页
        2.1.2 主要的质粒第32-34页
        2.1.3 常用的菌株第34页
        2.1.4 常用的培养基配方第34页
        2.1.5 常用试剂及溶液配方第34-37页
    2.2 主要的仪器设备第37页
    2.3 主要的实验方法第37-52页
        2.3.1 线虫品系的培养与保存第37-38页
        2.3.2 转基因线虫的构建第38-41页
        2.3.3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突变体第41-48页
        2.3.4 时序性活体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与数据分析第48-50页
        2.3.5 体外磷酸化分析第50-51页
        2.3.6 生物统计学分析方法第51-52页
第3章 线虫Hippo激酶的同源蛋白CST-1和CST-2促进Q细胞迁移第52-70页
    3.1 利用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突变体第54-60页
        3.1.1 构建线虫Q细胞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突变体第54-59页
        3.1.2 线虫Hippo蛋白激酶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第59-60页
    3.2 线虫Hippo信号通路核心分子Q细胞迁移表型分析第60-65页
        3.2.1 sav-1和mob-1基因参与调控Q细胞迁移第60-61页
        3.2.2 cst-1和cst-2基因共同调控线虫Q细胞迁移第61-65页
    3.3 CST-1和CST-2激酶控制迁移细胞极性的稳定第65-69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69-70页
第4章 线虫Hippo激酶同源蛋白CST-1和CST-2直接磷酸化MIG-2~(S139)调控细胞迁移第70-92页
    4.1 线虫Hippo激酶通过非依赖于经典Hippo信号通路的途径调控细胞迁移第70-73页
    4.2 线虫Hippo激酶通过RhoG/MIG-2相关机制调控Q细胞迁移第73-75页
    4.3 线虫Hippo激酶直接磷酸化修饰MIG-2~(S139)第75-79页
    4.4 线虫MIG-2~(S139)磷酸化修饰影响迁移细胞中微丝细胞骨架的动态分布第79-90页
        4.4.1 MIG-2~(S139)A和MIG-2~(S139)E突变影响MIG-2在Q细胞迁移中的生物学功能第79-82页
        4.4.2 MIG-2~(S139)A和MIG-2~(S139)E对MIG-2在细胞迁移中调控功能的影响第82-90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90-92页
第5章 MIG-2蛋白负调控Hippo激酶在迁移细胞胞体中的定位第92-98页
    5.1 迁移细胞起始极化过程中CST-1和CST-2蛋白定位的动态调控第92-94页
    5.2 迁移细胞中CST-1和CST-2蛋白极性的维持第94-97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97-9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8-104页
    6.1 Hippo-RhoG负反馈调节环路控制Q细胞迁移第98-100页
    6.2 Hippo-RhoG负反馈环路调控的分子机理与其保守性分析第100-101页
    6.3 Hippo激酶的在细胞迁移中的调控功能并不依赖于经典的Hippo信号通路第101-102页
    6.4 微丝细胞骨架与Hippo激酶的相互作用关系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RNA m~6A位点预测及其功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下一篇:控制域非凸的随机控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