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网络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 第15页 |
1.2.2 国内网络安全管理现状 | 第15-16页 |
1.3 内网安全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工作与成果 | 第17页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内网安全理论及关键技术 | 第20-32页 |
2.1 内网安全的体系结构 | 第20页 |
2.2 内网安全属性 | 第20-21页 |
2.3 内网安全关键技术 | 第21-23页 |
2.4 网络安全要素 | 第23-25页 |
2.4.1 connect关系 | 第23-24页 |
2.4.2 设置访问权限 | 第24页 |
2.4.3 漏洞(vulnerability) | 第24-25页 |
2.5 802.1x接入认证 | 第25-27页 |
2.5.1 802.1x技术基本原理 | 第25页 |
2.5.2 认证组网应用 | 第25-26页 |
2.5.3 802.1x扩展 | 第26-27页 |
2.6 地址绑定技术 | 第27-28页 |
2.6.1 基本概念 | 第27页 |
2.6.2 MAC地址如何绑定IP地址 | 第27-28页 |
2.6.3 MAC与 IP地址绑定原理 | 第28页 |
2.7 统一安全设置 | 第28-29页 |
2.7.1 补丁分发 | 第28-29页 |
2.7.2 组策略设计 | 第29页 |
2.8 安全审计 | 第29-30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内网终端安全防护管理系统设计 | 第32-40页 |
3.1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第32页 |
3.2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3.3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 第33页 |
3.4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第33-34页 |
3.5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34-37页 |
3.5.1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区域划分 | 第34-35页 |
3.5.2 网络安全防护管理系统的层次架构 | 第35-36页 |
3.5.3 确立层级模块及模块功能描述 | 第36-37页 |
3.6 内网终端安全解决方案 | 第37-38页 |
3.6.1 安全加固方案 | 第37页 |
3.6.2 接入控制方案 | 第37页 |
3.6.3 行为管控方案 | 第37-38页 |
3.6.4 配置管理方案 | 第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内网终端安全防护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40-62页 |
4.1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接入控制 | 第40-46页 |
4.1.1 终端接入控制实现 | 第41-42页 |
4.1.2 地址绑定实现 | 第42-43页 |
4.1.3 终端监控模块实现 | 第43页 |
4.1.4 补丁分发实现 | 第43-46页 |
4.2 日志审计平台的实现 | 第46-51页 |
4.2.1 日志采集代理 | 第48-49页 |
4.2.2 日志采集中心 | 第49页 |
4.2.3 日志审计中心 | 第49-50页 |
4.2.4 日志存储中心 | 第50页 |
4.2.5 日志审计管理控制台 | 第50-51页 |
4.3 安全联动技术实现 | 第51-53页 |
4.3.1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联动实现方式 | 第51-52页 |
4.3.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通信模式设计 | 第52页 |
4.3.3 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之间联动的安全性设计 | 第52-53页 |
4.4 入侵检测技术 | 第53-57页 |
4.4.1 原理分析 | 第54-57页 |
4.5 安全防护管理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57-61页 |
4.5.1 环境部署 | 第57-58页 |
4.5.2 功能实现 | 第58-60页 |
4.5.3 测试总结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总结 | 第6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