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土地 | 第16页 |
2.1.2 土地产权 | 第16页 |
2.1.3 土地银行 | 第16页 |
2.1.4 经营模式 | 第16-17页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7-18页 |
2.3 地租地价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H土地金融控股公司现有土地经营模式分析 | 第19-28页 |
3.1 公司简况 | 第19-21页 |
3.1.1 公司组织架构 | 第19-20页 |
3.1.2 主营业务范围 | 第20-21页 |
3.1.3 市场状况 | 第21页 |
3.2 土地经营模式分析 | 第21-23页 |
3.2.1 土地产权交易中心模式 | 第22页 |
3.2.2 土地金融模式 | 第22-23页 |
3.2.3 土地储备整理模式 | 第23页 |
3.3 经营模式运行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3.3.1 经营模式多样化 | 第23-24页 |
3.3.2 土地流转效益明显 | 第24页 |
3.3.3 土地整理项目融资加快 | 第24-25页 |
3.3.4 土地交易成本降低 | 第25页 |
3.4 存在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3.4.1 流转价值难以有效衡量,缺乏规范的评估机构 | 第25-26页 |
3.4.2 行业服务不规范,缺乏专业人员 | 第26页 |
3.4.3 融资能力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 第26页 |
3.4.4 风险控制的缺失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土地银行土地经营模式借鉴 | 第28-34页 |
4.1 国内土地银行土地经营模式 | 第28-29页 |
4.1.1 陕西杨凌模式 | 第28-29页 |
4.1.2 四川彭州模式 | 第29页 |
4.2 国外土地银行土地经营模式 | 第29-31页 |
4.2.1 德国:自下而上的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模式 | 第29-30页 |
4.2.2 美国:自上而下的联邦土地银行模式 | 第30-31页 |
4.3 土地经营模式借鉴 | 第31-34页 |
第五章 H土地金融控股公司土地经营模式的改进 | 第34-38页 |
5.1 土地经营模式改进目标 | 第34-35页 |
5.1.1 资金来源丰富 | 第34-35页 |
5.1.2 基层组织完善 | 第35页 |
5.1.3 金融功能健全 | 第35页 |
5.2 H土地金融控股公司土地经营模式改进的内容 | 第35-38页 |
5.2.1 拓宽融资渠道 | 第35-36页 |
5.2.2 加强风险管控 | 第36页 |
5.2.3 扩大业务范围 | 第36-37页 |
5.2.4 规范运营管理 | 第37页 |
5.2.5 发展基层合作组织 | 第37-38页 |
第六章 H土地金融控股公司土地经营模式的运行保障 | 第38-39页 |
6.1 全方位的法律及政策支持 | 第38页 |
6.2 稳定的政府拨款 | 第38页 |
6.3 明晰的土地产权 | 第38-3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