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光催化概述 | 第9-11页 |
1.1.1 光催化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原理 | 第9-11页 |
1.2 光催化材料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Bi OX光催化材料 | 第12-22页 |
1.3.1 Bi OX光催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13页 |
1.3.2 Bi OX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3-17页 |
1.3.2.1 晶体维度 | 第13-14页 |
1.3.2.2 颗粒尺寸 | 第14-16页 |
1.3.2.3 暴露晶面 | 第16-17页 |
1.3.3 Bi OX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策略 | 第17-22页 |
1.3.3.1 半导体耦合 | 第17-19页 |
1.3.3.2 元素掺杂 | 第19-20页 |
1.3.3.3 表面修饰 | 第20-21页 |
1.3.3.4 晶面工程和表面选择性修饰相结合 | 第21-22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思路 | 第22-24页 |
第2章 Ag选择性修饰Bi OCl单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4-42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2.2.1 Bi OCl单晶纳米片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2 Ag/Bi OCl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26-28页 |
2.2.2.1 Ag/Bi OCl(UV)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2 Ag/Bi OCl(Dye)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27页 |
2.2.2.3 Ag/Bi OCl(Na BH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3 样品表征 | 第28页 |
2.2.4 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2.5 光电化学测试 | 第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1页 |
2.3.1 Ag/Bi OCl光催化剂的合成思路 | 第29-32页 |
2.3.2 形貌和微结构分析 | 第32-36页 |
2.3.3 光催化性能与机理 | 第36-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Pt-Au和Co Pi助剂协同作用提高Bi OBr单晶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第42-62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3.2.1 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43-45页 |
3.2.1.1 Bi OBr单晶纳米片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1.2 Au/Bi OBr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44页 |
3.2.1.3 Pt-Au/Bi OBr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1.4 Pt-Au/Bi OBr/Co Pi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45页 |
3.2.2 样品表征 | 第45页 |
3.2.3 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3.2.4 光电化学测试 | 第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60页 |
3.3.1 Pt-Au/Bi OBr光催化剂的合成思路 | 第46-47页 |
3.3.2 Pt-Au/Bi OBr的形貌和微结构分析 | 第47-54页 |
3.3.3 Pt-Au/Bi OBr的光催化性能与机理 | 第54-57页 |
3.3.4 Co Pi空穴助剂增强Pt-Au/Bi OBr光催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57-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