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张千一《云南随想》创作技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一、理论意义第10页
        二、实际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1-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第13-14页
        一、研究方法第13页
        二、研究特色第13-14页
第一章 张千一与《云南随想》第14-18页
    第一节 张千一简介第14-15页
    第二节 组曲的发展和演变第15-17页
        一、古典组曲第15-16页
        二、新组曲第16-17页
    第三节 《云南随想》交响组曲简介第17-18页
第二章 《云南随想》整体结构第18-54页
    第一节 作品的整体结构第18-50页
        一、蝴蝶泉情歌第18-24页
        二、尼西的青稞架第24-34页
        三、六月中甸第34-41页
        四、佤山打歌第41-50页
    第二节 集合思维第50-54页
第三章 《云南随想》和声风格与复调技法第54-69页
    第一节 和弦纵向结构分析第54-60页
        一、三度叠置和弦第54-55页
        二、二度叠置和声第55-56页
        三、四、五度叠置和声第56-60页
    第二节 和声横向进行第60-64页
        一、功能性和声进行第60-61页
        二、色彩性和声进行第61-63页
        三、线性和声进行第63-64页
    第三节 复调技法第64-69页
        一、对比复调第64-67页
        二、模仿复调第67-69页
第四章 《云南随想》微观结构元素第69-88页
    第一节 节奏第69-73页
        一、频繁变化的节拍第69-70页
        二、重音移位第70-71页
        三、复合节奏的运用第71-72页
        四、节奏型的渐快处理第72-73页
    第二节 主题第73-80页
        一、主题动机发展手法第73-75页
        二、主题变奏式发展手法第75-77页
        三、主题重复式发展手法第77-78页
        四、主题模进的发展手法第78-80页
    第三节 声部第80-84页
        一、声部模仿第80-81页
        二、声部加厚第81-83页
        三、声部交替第83-84页
    第四节 配器第84-88页
        一、交响乐队编制第84-85页
        二、单一音色第85页
        三、复合音色第85-86页
        四、混合音色第86-88页
第五章 结语第88-93页
    第一节 作品的创作特色第88-90页
        一、组曲中的中国风第88-89页
        二、“洋”与“中”的结合第89-90页
    第二节 作品中蕴含的时代意义和创作启示第90-93页
        一、时代意义第90-91页
        二、创作启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一)著作类第93页
    (二)学位论文类第93页
    (三)期刊、杂志类第93-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羌族婚俗仪式音乐的研究--以阿坝羌族州理县羌族为例
下一篇: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