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专业审计论文--工业、交通、邮电、旅游审计论文

C热电厂节能减排审计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1.3.2 案例分析法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论文框架第19-20页
2.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第20-24页
    2.1 节能减排审计的基本内涵第20-21页
        2.1.1 节能减排的概念第20页
        2.1.2 节能减排审计的涵义第20页
        2.1.3 节能减排审计的内容第20-21页
        2.1.4 节能减排审计的特点第21页
    2.2 节能减排审计的相关理论第21-24页
        2.2.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第21-22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4页
3.C热电厂节能减排审计的案例介绍第24-42页
    3.1 C热电厂基本概况第24-27页
        3.1.1 C热电厂简介第24-25页
        3.1.2 热电厂的生产工艺及流程第25-27页
    3.2 C热电厂节能减排审计实施过程第27-42页
        3.2.1 审计准备阶段第27-29页
        3.2.2 审计实施阶段第29-40页
        3.2.3 审计终结阶段第40-42页
4.C热电厂节能减排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2-49页
    4.1 实施审计的内容不全面第42-43页
        4.1.1 偏重合规性审计而轻效益性审计第42页
        4.1.2 跟踪审计开展不全面第42-43页
    4.2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标准缺乏完善性第43-44页
        4.2.1 评价依据模糊第43页
        4.2.2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第43-44页
    4.3 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第44-45页
        4.3.1 节能减排审计方法落后第44页
        4.3.2 审计手段贫乏第44-45页
    4.4 审计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第45-46页
        4.4.1 审计任务繁重而审计力量不足第45-46页
        4.4.2 审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第46页
    4.5 C热电厂节能减排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49页
        4.5.1 缺乏完善的节能减排审计法律规范第46-47页
        4.5.2 节能减排审计理论指导不足第47页
        4.5.3 节能减排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不强第47-49页
5.完善C热电厂节能减排审计的建议第49-57页
    5.1 扩大C热电厂节能减排审计范围第49-50页
        5.1.1 拓宽政府节能减排审计覆盖面,加强绩效审计评价第49页
        5.1.2 整合审计资源开展跟踪审计第49-50页
    5.2 健全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第50-53页
        5.2.1 明确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依据第50-51页
        5.2.2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第51-53页
    5.3 改进审计手段和优化技术水平第53-55页
        5.3.1 重视信息化手段,多渠道采集数据第53-54页
        5.3.2 加强审计沟通,完善沟通机制第54页
        5.3.3 不断创新节能减排审计方式与方法第54-55页
    5.4 加强节能减排审计人力资源储备第55-57页
        5.4.1 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第55-56页
        5.4.2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管理专家资源第56页
        5.4.3 广泛应用社会审计力量,发挥政府环境审计主导作用第56-57页
6.结论与启示第57-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7页
    6.2 研究启示第57-58页
    6.3 研究不足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内部控制质量
下一篇: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审计优化研究--基于风险导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