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述 | 第17-22页 |
2.1.1 内部审计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辨析 | 第17-18页 |
2.1.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流程框架 | 第19-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3.R公司基本情况及内部审计现状 | 第24-29页 |
3.1 R公司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3.1.1 R公司基本简介 | 第24页 |
3.1.2 R公司组织结构框架 | 第24-25页 |
3.1.3 R公司销售业务情况 | 第25-26页 |
3.2 R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 第26-29页 |
3.2.1 内部审计环境 | 第26-27页 |
3.2.2 内部审计制度 | 第27-28页 |
3.2.3 内部审计职能 | 第28-29页 |
4.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审计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4.1 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审计现状 | 第29-33页 |
4.1.1 审计准备阶段 | 第29页 |
4.1.2 审计实施阶段 | 第29-30页 |
4.1.3 审计报告阶段 | 第30-31页 |
4.1.4 归档及后续阶段 | 第31-33页 |
4.2 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1 审计模式滞后 | 第33页 |
4.2.2 审计技术落后 | 第33页 |
4.2.3 后续审计流于形式 | 第33-34页 |
4.2.4 未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 | 第34页 |
4.3 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3.1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34-35页 |
4.3.2 对内部审计的新理念认识不够 | 第35-36页 |
4.3.3 缺乏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考核 | 第36-37页 |
5.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审计优化建议 | 第37-59页 |
5.1 审计计划阶段 | 第37-48页 |
5.1.1 围绕销售目标,全面识别风险 | 第37-45页 |
5.1.2 评估销售风险,确定高风险领域 | 第45-48页 |
5.1.3 以销售风险为基础编制审计计划 | 第48页 |
5.2 审计实施阶段 | 第48-51页 |
5.2.1 审计测试,检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 第48-50页 |
5.2.2 剩余销售风险的评估及应对 | 第50-51页 |
5.3 审计终结阶段 | 第51-54页 |
5.3.1 销售审计发现 | 第51-52页 |
5.3.2 销售风险防范对策 | 第52-54页 |
5.4 后续审计阶段 | 第54-56页 |
5.4.1 评估审计人员水平 | 第54页 |
5.4.2 后续审计的流程 | 第54-55页 |
5.4.3 呈交后续审计报告 | 第55-56页 |
5.5 R公司销售业务内部审计优化的保障措施 | 第56-59页 |
5.5.1 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能力,保障审计业务质量 | 第56-57页 |
5.5.2 推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 第57页 |
5.5.3 建立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机制 | 第57-58页 |
5.5.4 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改进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 | 第58-59页 |
6.结论与不足 | 第59-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不足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