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1-15页 |
1.2.1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并购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企业生命周期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5页 |
1.3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 第17页 |
2.1.2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 | 第17-19页 |
2.1.3 本文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 | 第19页 |
2.2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并购支付方式的种类 | 第19-21页 |
2.2.2 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依据 | 第21-23页 |
2.2.3 本文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 | 第23页 |
2.3 企业并购绩效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3.1 并购绩效的概念 | 第23页 |
2.3.2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2.3.3 企业并购效应分析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26-31页 |
3.1 并购支付方式影响并购绩效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26-27页 |
3.2 主并方企业生命周期下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27-31页 |
3.2.1 成长期企业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27-28页 |
3.2.2 成熟期企业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28-29页 |
3.2.3 衰退期企业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1-52页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1页 |
4.2 企业并购绩效的衡量 | 第31-47页 |
4.2.1 财务指标的选取 | 第32-33页 |
4.2.2 并购绩效的度量 | 第33-47页 |
4.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47-52页 |
4.3.1 变量的选取 | 第47-50页 |
4.3.2 回归模型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52-68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52-53页 |
5.2 制造业上市公司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第53-56页 |
5.2.1 整体配对样本T检验 | 第53-54页 |
5.2.2 整体回归分析 | 第54-56页 |
5.3 成长期企业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第56-59页 |
5.3.1 成长期配对样本T检验 | 第56-57页 |
5.3.2 成长期回归分析 | 第57-59页 |
5.4 成熟期企业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第59-62页 |
5.4.1 成熟期配对样本T检验 | 第59-60页 |
5.4.2 成熟期回归分析 | 第60-62页 |
5.5 衰退期企业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第62-64页 |
5.5.1 衰退期配对样本T检验 | 第62-63页 |
5.5.2 衰退期回归分析 | 第63-64页 |
5.6 稳健性检验 | 第64-6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8-7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68-70页 |
6.2.1 政府层面 | 第68-69页 |
6.2.2 企业层面 | 第69-70页 |
6.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第70-72页 |
6.3.1 研究的局限性 | 第70-71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附录B (部分实证数据) | 第77-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