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23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三、相关文献综述第14-21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1-22页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22-23页
第一章 “家国情怀”理论基础第23-38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家国情怀”第23-27页
        (一)马克思国家理论第23-26页
        (二)列宁国家理论第26-27页
    二、领袖人物谈家国情怀第27-32页
        (一)毛泽东的家国情怀第27-29页
        (二)邓小平的家国情怀第29-30页
        (三)习近平的家国情怀第30-32页
    三、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特征第32-38页
        (一)家国情怀内涵第32-35页
        (二)家国情怀的主要特征第35-38页
第二章 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第38-48页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38-42页
        (一)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维度第38-39页
        (二)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竭动力第39-42页
    二、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资源第42-45页
        (一)有助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42-43页
        (二)有利于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第43-45页
    三、家国情怀有益于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第45-48页
        (一)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第45-46页
        (二)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自觉的主人翁意识第46-48页
第三章 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8-57页
    一、家国情怀文化认同淡漠第48-50页
        (一)家国情怀文化内化过程危机影响其价值认同第48-49页
        (二)社会投射影响大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认同第49-50页
    二、家国情怀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整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性第50-52页
        (一)家国情怀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整体性第50-51页
        (二)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性第51-52页
    三、家国情怀在新媒体新技术中有效运用不足第52-54页
        (一)新媒体新技术第52-53页
        (二)家国情怀在新媒体新技术中未得到有效运用第53-54页
    四、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保障不够第54-57页
        (一)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制度保障第54-55页
        (二)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缺少资金保障第55-57页
第四章 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第57-69页
    一、加强家国情怀文化认同教育第57-60页
        (一)创新家国情怀内化方式第57-59页
        (二)净化社会育人环境、营造家国情怀育人氛围第59-60页
    二、发挥家国情怀育人主渠道作用第60-63页
        (一)完善家国情怀教材内容体系第60-62页
        (二)加强家国情怀实践性课堂教学第62-63页
    三、完善家国情怀育人载体第63-65页
        (一)大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完善家国情怀网络平台第63-65页
    四、加强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保障第65-69页
        (一)牢牢把控高校党委对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第65-66页
        (二)靠实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责任第66-68页
        (三)加强家国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金投入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实验对提高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