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10-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2.3 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1.1 股权质押的掏空效应 | 第15-16页 |
2.1.2 股权质押的激励效应 | 第16页 |
2.1.3 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16页 |
2.1.4 股权质押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 会计稳健性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2.2.1 债务契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2 公司治理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3 制度环境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4 税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 第20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0-22页 |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22-29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3.1.1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2页 |
3.1.2 道德风险模型 | 第22-23页 |
3.1.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3.2 假设提出 | 第24-29页 |
3.2.1 股权质押与会计稳健性 | 第24-27页 |
3.2.2 股权质押、股权制衡度与会计稳健性 | 第27-29页 |
4 研究设计 | 第29-34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9页 |
4.2 变量定义 | 第29-31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29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29-30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30-31页 |
4.3 模型的构建 | 第31-34页 |
5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34-41页 |
5.1 股权质押的年度分布情况 | 第34页 |
5.2 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5.3 单变量分析 | 第35-36页 |
5.4 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5.5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41页 |
6 稳健性检验 | 第41-48页 |
6.1 更换会计稳健性度量方法 | 第41-44页 |
6.2 排除“大洗澡”问题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6.3 采用倾向得分配对法(PSM)进行研究 | 第45-46页 |
6.4 运用Heckman两阶段进一步研究 | 第46-48页 |
7 结论 | 第48-51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49页 |
7.3 研究不足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