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

晚清荒政弊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6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3页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13-14页
    四、研究思路第14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第一章 晚清荒政弊端成因第16-24页
    第一节 晚清社会环境第16-19页
        一、迷信鬼神第16-17页
        二、贪腐恶习败政第17-18页
        三、灾民人数激增第18-19页
    第二节 荒政本身不完善第19-24页
        一、人事管理方面的缺失第19-21页
        二、物资调配与管理落后第21-24页
第二章 防灾备荒之弊端第24-42页
    第一节 农事及仓储弊端第24-38页
        一、农事弊端第24-29页
        二、仓储弊端第29-38页
    第二节 治水及漕运之弊第38-42页
        一、治水弊端第38-40页
        二、漕运弊端第40-42页
第三章 赈灾救荒之弊端第42-57页
    第一节 官府赈灾弊端第42-53页
        一、发赈前各环节之弊第42-47页
        二、赈济中各举措之弊第47-53页
    第二节 民间救济中的弊端第53-57页
        一、义赈弊端第53-54页
        二、洋赈弊端第54-57页
第四章 灾后恢复之弊端第57-66页
    第一节 税赋蠲缓之弊第57-59页
    第二节 钱粮调剂之弊第59-63页
        一、调粟之弊第59-60页
        二、借贷之弊第60-63页
    第三节 人员安置之弊第63-66页
        一、安辑之弊第63-64页
        二、平粜之弊第64-66页
第五章 晚清荒政弊端应对之策第66-76页
    第一节 防灾备荒之弊端应对之策第66-68页
        一、仓储弊端应对之策第66-67页
        二、治水弊端应对之策第67-68页
    第二节 赈灾救荒之弊端应对之策第68-73页
        一、发赈前各环节弊端应对之策第68-70页
        二、赈济中各举措之弊应对之策第70-73页
    第三节 灾后恢复之弊端应对之策第73-76页
第六章 晚清荒政弊端影响第76-85页
    第一节 政治日益腐败第76-78页
        一、官员吏治更加败坏第76-77页
        二、政府救灾能力及公信力持续下降第77-78页
    第二节 社会困乏动荡不定第78-81页
        一、百姓愈发穷困第78-79页
        二、仓储长期空乏第79-80页
        三、社会动荡不止第80-81页
    第三节 荒政转型第81-85页
        一、“慈善”的出现与发展第81-83页
        二、技术手段的改变与进步第83-85页
结语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下一篇:广义时滞系统的可靠控制与有限时间变结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