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1 维生素A类概述 | 第12-14页 |
1.1.1 维生素A的价值 | 第12-13页 |
1.1.2 维A酸的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1.2 维生素A类的化学合成路线 | 第14-18页 |
1.2.1 传统的三条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2.2 最新研究的合成路线 | 第17-18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第二章 β-紫罗兰酮的绿色化学合成研究 | 第23-35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1 试剂和药品 | 第24-25页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2.3 聚合物负载催化剂的制备及筛选 | 第25-28页 |
2.3.1 仲胺类树脂催化剂32a~32d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27页 |
2.3.2 仲胺类树脂(32a~32d)对aldol反应催化效果的检验 | 第27-28页 |
2.4 树脂催化剂32a和强酸树脂NKC-9催化β-紫罗兰酮合成的研究 | 第28-32页 |
2.4.1 树脂32a对各aldol缩合反应的催化 | 第28-31页 |
2.4.2 NKC-9树脂对假紫罗兰酮的环化反应的催化 | 第31-32页 |
2.5 通过环柠檬醛法合成β-紫罗兰酮的研究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五碳合成子呋喃酮和五碳醛的合成改进 | 第35-50页 |
3.1 前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3.2.1 试剂和药品 | 第36-37页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7-38页 |
3.3 呋喃酮合成的改进 | 第38-40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3.4 C5醛合成中硝酰化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40-42页 |
3.4.1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3.5 C5醛合成中Nef反应的改进 | 第42-46页 |
3.5.1 实验操作 | 第42-43页 |
3.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3.6 新方法合成两个五碳合成子成本核算 | 第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异维A酸和维A乙酸酯的Horner法合成 | 第50-64页 |
4.1 前言 | 第50-51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2.1 试剂和药品 | 第51-52页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2页 |
4.3 四乙基亚甲基二膦酸酯合成的改进 | 第52-57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4.4 C15膦酸酯的合成 | 第57-59页 |
4.4.1 C14醛的合成 | 第57页 |
4.4.2 1,3-二双键-C15膦酸二乙酯的合成 | 第57-58页 |
4.4.3 2,4-二双键-C15膦酸二乙酯的合成 | 第58-59页 |
4.5 异维A酸和维A乙酸酯的合成研究 | 第59-60页 |
4.5.1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实验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附图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