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机关建言机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1.2.1 建言行为 | 第13-15页 |
1.2.2 建言影响因素 | 第15-20页 |
1.2.3 建言行为结果 | 第20-21页 |
1.2.4 现有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1.3.1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2页 |
1.3.2 社会认同理论 | 第22-23页 |
1.3.3 社会认知理论 | 第23-2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4-26页 |
1.5.1 研究创新点 | 第24-25页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5-26页 |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6-31页 |
2.1 基层公安民警建言行为 | 第26-28页 |
2.1.1 建言 | 第26-27页 |
2.1.2 基层公安民警建言行为 | 第27-28页 |
2.2 基层公安机关建言机制 | 第28-31页 |
2.2.1 机制 | 第28-29页 |
2.2.2 基层公安机关 | 第29-30页 |
2.2.3 基层公安机关建言机制 | 第30-31页 |
3 基层公安机关建言机制的理论构建 | 第31-44页 |
3.1 影响民警建言行为的要素分析 | 第31-35页 |
3.1.1 影响建言行为的主观要素 | 第31-32页 |
3.1.2 影响建言行为的环境要素 | 第32-35页 |
3.2 建言运行机制框架 | 第35-40页 |
3.2.1 建言教育机制 | 第35-36页 |
3.2.2 建言激励机制 | 第36-38页 |
3.2.3 建言表达机制 | 第38-39页 |
3.2.4 建言反馈机制 | 第39-40页 |
3.3 建言保障机制框架 | 第40-44页 |
3.3.1 建言评价机制 | 第40-41页 |
3.3.2 建言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3.3.3 建言保护机制 | 第42-44页 |
4 基层公安机关建言管理现状分析 | 第44-50页 |
4.1 建言理念存在问题分析 | 第44-45页 |
4.1.1 基层公安机关建言理念落后 | 第44-45页 |
4.1.2 基层领导建言工作思想懈怠 | 第45页 |
4.1.3 民警建言行为理解存在偏差 | 第45页 |
4.2 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 第45-47页 |
4.2.1 建言教育方面存在问题 | 第45-46页 |
4.2.2 建言激励方面存在问题 | 第46页 |
4.2.3 建言表达方面存在问题 | 第46-47页 |
4.2.4 建言反馈方面存在问题 | 第47页 |
4.3 保障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 第47-50页 |
4.3.1 建言评价方面存在问题 | 第47-48页 |
4.3.2 建言监督方面存在问题 | 第48页 |
4.3.3 建言保护方面存在问题 | 第48-50页 |
5 完善基层公安机关建言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50-57页 |
5.1 转变建言理念 | 第50-51页 |
5.1.1 公安组织转变旧有观念 | 第50页 |
5.1.2 领导树立重视建言思想 | 第50页 |
5.1.3 民警正确理解建言行为 | 第50-51页 |
5.2 优化建言运行机制 | 第51-54页 |
5.2.1 完善建言教育机制 | 第51页 |
5.2.2 完善建言激励机制 | 第51-52页 |
5.2.3 完善建言表达机制 | 第52-53页 |
5.2.4 完善建言反馈机制 | 第53-54页 |
5.3 强化建言保障机制 | 第54-57页 |
5.3.1 完善建言评价机制 | 第54页 |
5.3.2 完善建言监督机制 | 第54-56页 |
5.3.3 完善建言保护机制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