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亚洲镰刀菌二型肌球蛋白合成基因RNAi片段功能鉴定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缩略词表第8-9页
1 前言第9-19页
    1.1 赤霉病及亚洲镰刀菌研究概述第9-10页
        1.1.1 亚洲镰刀菌第9页
        1.1.2 赤霉病第9-10页
        1.1.3 镰刀菌毒素第10页
        1.1.4 赤霉病防治第10页
    1.2 RNAi技术第10-13页
        1.2.1 RNAi技术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RNAi的作用机制第11-12页
        1.2.3 RNAi的特点第12-13页
    1.3 丝状真菌中的RNAi第13-14页
        1.3.1 丝状真菌中的RNAi沉默现象第13-14页
        1.3.2 RNAi技术在丝状真菌中的应用第14页
    1.4 真菌RNAi研究路线第14-16页
        1.4.1 遗传转化方法第14-15页
        1.4.2 表达载体第15-16页
    1.5 亚洲镰刀菌关键基因第16-18页
        1.5.1 二型肌球蛋白合成酶基因(Myo 2)第16页
        1.5.2 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第16-17页
        1.5.3 葡聚糖合成酶基因(GLS)第17-18页
        1.5.4 蛋白激酶C基因(PKC)第18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32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2页
        2.1.1 真菌菌株第19页
        2.1.2 小麦材料第19页
        2.1.3 质粒载体第19页
        2.1.4 酶试剂第19页
        2.1.5 试剂及培养基第19-22页
        2.1.6 主要仪器设备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32页
        2.2.1 PCR扩增第22-23页
        2.2.2 T4 DNA连接酶连接目的片段和载体第23-24页
        2.2.3 粘性末端片段的补平反应第24页
        2.2.4 Alealine Phosphatase(CIAP)的去磷酸反应第24-25页
        2.2.5 质粒DNA的提取第25-26页
        2.2.6 试剂盒回收DNA片段第26页
        2.2.7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第26-29页
        2.2.8 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第29页
        2.2.9 转化子PCR检测第29-30页
        2.2.10 转化子Southern blot分析第30-31页
        2.2.11 转化子表型分析第31页
        2.2.12 转化子田间花期单花接种第31-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50页
    3.1 二型肌球蛋白(Myo 2)片段筛选及功能分析第32-40页
        3.1.1 基因序列脱靶分析第32页
        3.1.2 目的片段的扩增第32-33页
        3.1.3 pDOR201-Myo2-BP入门载体的构建第33-34页
        3.1.4 psxsh-RNAi-Myo2系列干扰表达载体构建第34页
        3.1.5 导入Myo 2片段RNAi载体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第34-36页
        3.1.6 导入Myo 2片段RNAi载体菌株Southern分析第36-37页
        3.1.7 转入Myo 2片段的RNAi载体菌株表型分析第37-38页
        3.1.8 Myo 2基因片段RNAi阳性菌株致病力分析第38-39页
        3.1.9 亚洲镰刀菌Myo 2基因表达量分析第39-40页
    3.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40-50页
        3.2.1 小麦有效片段2次重复tRNA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40-46页
        3.2.2 基因枪载体linker替换第46-48页
        3.2.3 植物表达载体总结第48-50页
4. 讨论第50-53页
    4.1 亚洲镰刀菌RNAi载体构建第50页
    4.2 亚洲镰刀菌Myo 2基因RNAi片段鉴定第50-51页
    4.3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3页
附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SR家族基因及稻瘟菌IAA在水稻病原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抗赤霉病相关基因转化小麦和转基因聚合杂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