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SR家族基因及稻瘟菌IAA在水稻病原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缩略词表第8-9页
1 前言第9-28页
    1.1 水稻三种病原菌第9-11页
        1.1.1 稻瘟菌第9-10页
        1.1.2 白叶枯菌第10页
        1.1.3 细菌性条斑病菌第10-11页
    1.2 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第11-12页
    1.3 LAMMER蛋白激酶第12-15页
    1.4 SR蛋白与植物病原互作第15-16页
    1.5 生长素与植物病原互作第16-27页
        1.5.1 生长素的生理功能第16-19页
        1.5.2 生长素的合成第19-23页
        1.5.3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信号途径第23-24页
        1.5.4 生长素与植物病原互作研究进展第24-27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8-42页
    2.1 水稻材料第28页
    2.2 引物及用途第28页
    2.3 菌株及用途第28-29页
    2.4 病原菌的培养、接种取样及表型数据分析第29-31页
        2.4.1 白叶枯菌的培养、接种取样及表型数据分析第29页
        2.4.2 水稻细菌性条斑菌的培养、接种调查第29-30页
        2.4.3 稻瘟菌的培养、产孢、接种取样及表型数据分析第30-31页
    2.5 水稻SR家族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32页
        2.5.1 水稻SR家族蛋白序列分析第31页
        2.5.2 水稻SR家族基因染色体定位分析第31页
        2.5.3 水稻SR家族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第31页
        2.5.4 水稻SR家族基因全生育期表达谱,共表达,蛋白互作预测数据收集第31-32页
    2.6 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第32-37页
        2.6.1 水稻SR家族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第32-33页
        2.6.2 水稻SR家族RSZ亚家族CRISPR敲除载体的构建第33-35页
        2.6.3 稻瘟菌IAA合成相关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35-36页
        2.6.4 水稻中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36页
        2.6.5 聚乙二醇介导稻瘟菌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第36-37页
    2.7 酵母双杂交第37页
    2.8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37-42页
        2.8.1 RNA抽提及反转录第37-38页
        2.8.2 反转录PCR(RT-PCR)第38页
        2.8.3 实时定量PCR(Q-PCR)第38-42页
3 结果和分析第42-73页
    3.1 SR蛋白可能参与水稻抗病反应第42-66页
        3.1.1 水稻SR家族基因蛋白结构,染色体分布,进化分析第42-44页
        3.1.2 SR家族基因水稻全生育期表达谱分析第44-47页
        3.1.3 SR家族基因启动子含有丰富的病原顺式响应元件第47-50页
        3.1.4 接种病原后SR家族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第50-56页
        3.1.5 水稻SR基因与抗病相关基因共表达分析第56-58页
        3.1.6 水稻SR蛋白的互作网络预测第58-60页
        3.1.7 水稻SR家族内蛋白互作的验证第60页
        3.1.8 水稻SR家族突变体接种白叶枯菌的表型第60-66页
    3.2 水稻SR家族成员与OsDR11的互作关系第66-67页
    3.3 稻瘟菌合成的IAA可能负调控其对水稻的致病性第67-73页
        3.3.1 稻瘟菌中IAA合成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第67-70页
        3.3.2 稻瘟菌IAA合成相关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第70-71页
        3.3.3 稻瘟菌IAA合成相关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致病性增强第71-72页
        3.3.4 稻瘟菌IAA合成相关基因敲除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第72-73页
4 讨论第73-78页
    4.1 SR蛋白在水稻病原互作中的功能第73-75页
        4.1.1 水稻SR蛋白参与水稻病原互作的可能性第73-74页
        4.1.2 水稻SR蛋白参与水稻病原互作的可能途径第74-75页
        4.1.3 水稻SR家族成员功能冗余第75页
    4.2 SR蛋白与OsDR11之间的联系第75-76页
    4.3 病原性IAA在水稻稻瘟菌互作中的功能第76-78页
5 参考文献第78-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小分子RNA对灰霉菌基因表达的潜在调控作用之研究
下一篇:亚洲镰刀菌二型肌球蛋白合成基因RNAi片段功能鉴定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