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飞机颠簸的气候特征及定量诊断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1 飞机颠簸的形成机制和分类 | 第9-10页 |
1.3.2 飞机颠簸的观测与应用 | 第10-12页 |
1.3.3 飞机颠簸的预报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飞机颠簸指数的对比分析 | 第15-25页 |
2.1 资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1.1 资料 | 第15-16页 |
2.1.2 颠簸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16-18页 |
2.1.3 指数诊断效果的评估方法 | 第18-19页 |
2.2 颠簸指数的诊断效果分析 | 第19-22页 |
2.3 不同颠簸指数的综合对比 | 第22页 |
2.4 指数最优阈值的选取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中国地区飞机颠簸的气候特征 | 第25-34页 |
3.1 飞机颠簸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 | 第25-28页 |
3.2 飞机颠簸的水平分布及季节变化 | 第28-31页 |
3.3 颠簸高影响区中飞机颠簸的年际变化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飞机颠簸与指数物理量的分析 | 第34-49页 |
4.1 飞机颠簸与垂直风切变 | 第35-37页 |
4.2 飞机颠簸与风场形变 | 第37-39页 |
4.3 飞机颠簸与涡度 | 第39-41页 |
4.4 飞机颠簸与水平温度梯度 | 第41-43页 |
4.5 飞机颠簸与水平风切变 | 第43-45页 |
4.6 飞机颠簸与水平散度 | 第45-47页 |
4.7 飞机颠簸与急流 | 第4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49-50页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0页 |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