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含量软测量技术及副枪液位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工程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工程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碳含量测量技术及副枪检测系统的现状 | 第8-10页 |
·副枪液位检测系统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碳含量测量技术的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副枪检测系统的概述 | 第11-24页 |
·系统的工作环境 | 第11-12页 |
·AOD炉与副枪系统的结构 | 第11页 |
·检测系统的周围环境 | 第11-12页 |
·副枪终点检测动态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副枪的主要控制功能 | 第13-15页 |
·副枪控制系统组成单元 | 第15-17页 |
·副枪的升降控制 | 第15页 |
·副枪的旋转控制 | 第15-16页 |
·探头的自动装卸装置与连接控制 | 第16-17页 |
·副枪与转炉系统的连锁控制 | 第17页 |
·副枪系统器件选型 | 第17-24页 |
·控制器PLC的选型 | 第17-18页 |
·减速机 | 第18-19页 |
·电机 | 第19页 |
·变频器 | 第19-20页 |
·测速传感器与位置传感器的选型 | 第20-21页 |
·探头的选型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副枪液位检测系统的实施方案 | 第24-42页 |
·副枪液位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 | 第24-25页 |
·主电路的设计 | 第24-25页 |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25页 |
·液位检测方案选择 | 第25-27页 |
·调速方案的选择 | 第27-28页 |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变换控制方程式 | 第28-32页 |
·矢量控制 | 第28页 |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三相异步电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 | 第30-32页 |
·副枪位置控制 | 第32-39页 |
·位置控制方案选择 | 第32-34页 |
·位置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和参数计算 | 第34-36页 |
·位置动态校正与控制 | 第36-39页 |
·仿真结果 | 第39-42页 |
第四章 碳含量软测量技术 | 第42-56页 |
·软测量技术 | 第42-43页 |
·副枪测碳技术 | 第43-47页 |
·副枪测碳原理 | 第43-45页 |
·结晶定碳法的应用 | 第45-47页 |
·终点控制系统 | 第47-48页 |
·终点控制概述 | 第47页 |
·终点控制过程描述 | 第47-48页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碳含量终点预测模型 | 第48-54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建模构想 | 第48-49页 |
·RBF神经网络概述 | 第49-50页 |
·RBF神经网络碳含量预报模型 | 第50-54页 |
·仿真结果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总结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